[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光致变色效应的钨磷酸盐玻璃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2163.7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9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正文;胡振;丁慧玲;邱建备;宋志国;杨勇;周大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C4/06 | 分类号: | C03C4/06;C03C3/21;C03C6/06;C03B19/02;C03B25/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0 | 代理人: | 牛林涛 |
地址: | 650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变色 效应 磷酸盐 玻璃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致变色效应的钨磷酸盐玻璃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指纹采集和识别技术领域。采用常规熔融淬火法制备了钨磷酸盐玻璃。然后,将熔化的钨酸盐玻璃倒在黄铜模具上,冷却到室温。接下来,用420℃退火5小时,以消除热应变。得到钨磷酸盐玻璃。该钨磷酸盐玻璃是一种光致变色材料,经光照后玻璃的颜色从黄色变为蓝色。钨磷酸盐玻璃的光致变色现象与汗液和油脂有关,手指在钨磷酸盐玻璃表面按压留下汗潜指纹后,激光照射会使得玻璃表面的汗潜指纹以蓝色明显指纹的形式显现出来,从而实现指纹采集和识别。基于光致变色现象的指纹采集和识别具有指纹识别具有方便、稳定性好、保存时间长和准确度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致变色效应的钨磷酸盐玻璃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指纹采集和识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古以来,指纹脊纹的纹样对于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并且在人的一生中都是不可改变的,因此指纹被广泛地用作个人身份存储、识别或确认的直接生物特征信息。现今,储存及识别指纹仍被视为法医调查、制作身份证明文件、某些特别地区/建筑物的通道管制及出入境管制的有力工具。人的手和脚的表皮上有一些隆起的脊。当手指接触到物体表面时,手指的汗液和油性物质会形成手指纹路,可视为潜在的指纹。每个人的指纹都具有唯一性、遗传性和不变性,通过指纹的采集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得身份识别。目前指纹采集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药等领域,在防范恐怖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目前,指纹原始图像的采集一般有直接按压的光学录入,利用光的反射来获取指纹图像;此外还有电容式传感器指纹采集、温度传感获取、芯片录入、超声波录入和电磁波指纹采集等方法。光学指纹采集装置是最早也是最流行的一种设备,但由于光路的限制,通常会造成严重的光学畸变。此外,由于老化造成的光学指纹采集器存在一些缺陷,影响了成像质量。硅芯片指纹采集技术作为第二代指纹采集技术,也存在耐久性差、环境适应性差等缺点。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简单方法来快速准确地获取和存储潜在指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光学技术采集和识别指纹稳定性和准确性的不足,采用具有光致变色效应的钨磷酸盐玻璃材料实现指纹的采集和识别,当手指在钨磷酸盐玻璃表面按压留下汗潜指纹后,激光照射会使得钨磷酸盐玻璃表面的汗潜指纹以蓝色明显指纹的形式显现出来,从而进行指纹采集和识别。与以往的指纹采集和识别技术相比,基于光致变色现象的指纹采集和识别具有方便、稳定性好、保存时间长和准确度高等优点。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光致变色效应的钨磷酸盐玻璃指纹采集和识别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称取WO349%-51%,NaH2PO438%-42%,BaF27%-10%,Sb2O30%-2%,Na2CO30.5%-2%,将原料均匀地混合在玛瑙研钵中;
步骤二:采用常规熔融淬火法,在1050℃-1100℃的空气中熔化一个小时,制备得到了未消除热效应力的钨磷酸盐玻璃;
步骤三:将熔化的未消除热效应力的钨磷酸盐玻璃倒在黄铜模具上,冷却到20℃-30℃;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冷却后的钨磷酸盐玻璃用400℃-420℃退火5小时,以消除热应变;得到钨磷酸盐玻璃;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原料份量比例为:WO351%,NaH2PO442%,BaF210%,Sb2O32%,Na2CO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21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