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垂直起降飞机油门操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62226.9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65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张驰;杨勇;鱼润汐;黄辰;杨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31/04 | 分类号: | B64D3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10221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垂直 起降 飞机 油门 操纵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飞控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垂直起降飞机油门操纵装置,其包括:壳体;固定翼操纵机构,包括滑轨和滑动安装于滑轨上的手柄,滑轨固定于壳体,滑轨上设置有卡位凸台,卡位凸台将滑轨分成第一半轨和第二半轨;旋翼操纵机构,包括传动连接的旋钮和卡接装置,旋钮转动安装于手柄上,卡接装置安装在手柄内,旋钮能够驱动卡接装置固定于滑轨;手柄在第一半轨内时,卡接装置不与滑轨固定,垂直起降飞机油门操纵装置为固定翼操纵模式;手柄在第二半轨内时,卡接装置固定于滑轨,垂直起降飞机油门操纵装置为旋翼操纵模式。本发明提供的垂直起降飞机油门操纵装置能够实现飞机在固定翼飞行模式与旋翼飞行模式之间的顺利转换,方便驾驶员操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控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垂直起降飞机油门操纵装置。
背景技术
垂直起降飞机兼具旋翼机和固定翼飞机的特点,其操纵方式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就油门操纵而言,旋翼机的油门操纵装置的操作方式为旋转操纵,对应飞机的上升下降运动,而固定翼飞机油门操纵装置的操作方式为前后推进,对应飞机的前进运动。在操纵逻辑上,两者均对应总能量控制,然而在操纵控制方向上,运动方向不一致,当共用操纵杆或自由度时,对驾驶员操控不够直观,且紧急情况下不易快速反应。
目前针对垂直起降飞机的操纵装置大多使用旋翼机或固定翼飞机的现有操控装置。常见的有航模飞行中使用的遥控器,双自由度侧杆加油门杆等。或是在已有操控装置基础上,加入额外的控制杆等方式来操纵垂直起降固定翼飞行器。然而上述操纵装置不具备针对性,对油门的适配性不高。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所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垂直起降飞机油门操纵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下的垂直起降飞机操控装置存在的针对性和对油门的适配性不高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垂直起降飞机油门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固定翼操纵机构,包括滑轨和滑动安装于所述滑轨上的手柄,所述滑轨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滑轨上设置有卡位凸台,所述卡位凸台将所述滑轨分成第一半轨和第二半轨;
旋翼操纵机构,包括传动连接的旋钮和卡接装置,所述旋钮转动安装于所述手柄上,所述卡接装置安装在所述手柄内,所述旋钮能够驱动所述卡接装置卡接固定于所述滑轨;
所述手柄在所述第一半轨内时,所述卡接装置不与所述滑轨固定,所述垂直起降飞机油门操纵装置为固定翼操纵模式,所述手柄在所述滑轨上的滑动距离与飞机的油门开度成正比;
所述手柄在所述第二半轨内时,所述卡接装置固定于所述滑轨,所述垂直起降飞机油门操纵装置为旋翼操纵模式,所述旋钮上施加的力矩与所述油门开度成正比。
作为优选,所述手柄包括相互连接的手柄连杆和手柄握把,所述手柄连杆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轨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滑轨平行设置有两个,所述手柄连杆上平行开设有两个所述滑槽,两个所述滑轨分别滑动安装于两个所述滑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飞机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油门开度的油门控制机构,所述滑轨或者所述手柄上安装有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油门控制机构电气连接,所述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手柄的滑动距离并反馈给所述油门控制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旋翼操纵机构还包括力传感器,所述力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手柄内且与所述旋钮连接,所述力传感器与所述油门控制机构电气连接,所述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旋钮上施加的力矩并反馈给所述油门控制机构。
作为优选,还包括解耦模块,所述解耦模块设置于所述手柄内,所述解耦模块与所述距离传感器、所述力传感器和所述油门控制机构均电气连接,所述解耦模块被配置为按照如下模式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22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