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楼宇的智能工程物联数据集成管理方法和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2526.7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2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汪丛军;李国建;邹胜;王少蓉;彭士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04 | 分类号: | G06F16/904;G06Q50/1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苏州谨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5 | 代理人: | 叶栋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楼宇 智能 工程 数据 集成 管理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楼宇的智能工程物联数据集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根据楼宇的建筑设计图生成空间模型,划分空间模型的功能区,采集功能区内所有智能设备的信息,并将其添加在空间模型内对应位置;
步骤S2:根据功能区所处位置,对其进行编号命名;根据智能设备的用途以及所处功能区的位置,对其进行编号命名;
步骤S3:根据功能区和智能设备的编号信息建立信息数据管理库,对其进行分类管理;其中,为每个功能区设置至少一种工作状态,每个功能区的工作状态均与部分智能设备的工作模式之间设置有对应关系;
步骤S4:根据接入的移动设备,将信息数据管理库中的数据转化为对应格式的数据并传输给各个移动设备;
步骤S5:基于信息数据管理库,结合功能区的实时工作状态,为智能设备建立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分析图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楼宇的智能工程物联数据集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功能区的具体划分为:根据空间模型进行楼层划分,对每个楼层不同的功能区划分,所述功能区包括办公区、公用区和特殊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楼宇的智能工程物联数据集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智能设备包括安防监控设备、广播设备、空调设备、照明设备、电梯设备、门禁设备,所述门禁设备根据功能区编号对不同的人员进行编号管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楼宇的智能工程物联数据集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为:
S21:根据不同功能区所在的楼层,以及每一楼层各个功能区所在的位置,对功能区编号为Xa,b;
其中:X为第X类别的功能区,a表示楼层,b表示同一功能区的排序;
S22:结合功能区,根据智能设备的用途,对智能设备编号为Yx;
其中:Y表示不同类型的智能设备,X表示功能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楼宇的智能工程物联数据集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为:
S31:按照功能区的分布,对各个功能区内智能设备的信息进行收集管理,建立功能区信息库,为每个功能区设置至少一种工作状态,功能区的工作状态与智能设备的工作模式之间设置有对应关系;
S32:按照智能设备的位置和工作模式,建立智能设备动态信息库;
S33:按照智能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检修情况,建立安全数据信息库;
S34:将功能区信息库、智能设备动态信息库和安全数据信息库融合成信息数据管理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楼宇的智能工程物联数据集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具体为:
S51:建立应用场景,所述应用场景根据需要查看的功能区和智能设备,结合空间模型生成;
S52:根据应用场景,从移动设备内调取对应的功能区和智能设备的相关信息生成分析图表,所述分析图表包括日常管理图表和安全管理图表,所述日常管理图表显示智能设备的实时状态,所述安全管理图表显示智能设备的使用寿命,并将其与安全阈值进行对比,对于低于安全阈值的智能设备,计算出剩余使用时间;对于高于安全阈值的智能设备,提出警告信息,并进行检修。
7.一种基于楼宇的智能工程物联数据集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间模型生成模块、设备管理模块,需求分析模块;
所述空间模型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楼宇的建筑设计图生成空间模型,划分空间模型的功能区,采集功能区内所有智能设备的信息,并将其添加在空间模型内对应位置,并对各个功能区以及智能设备分别编号命名;
所述设备管理模块用于对智能设备进行建立信息数据管理库,对智能设备的信息数据进行分类管理;
所述需求分析模块用于对需要分析的功能区和智能设备进行分析,实现对各个功能区不同需求的管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楼宇的智能工程物联数据集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户管理模块,所述用户管理模块用于对功能区的智能设备信息,以及根据用户发送的控制指令调整对应功能区智能设备的运作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252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发票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车载光电测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