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点样仪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64311.9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63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平;刘伟;刘雪峰;徐树杰;朱振宇;崔晨;童丽萍;王雷;任家宝;王艳茹;王超前;任重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数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10 | 分类号: | G01N3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点样仪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点样仪。该点样仪包括注液模块和点样模块,点样模块包括定时器、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马达和电磁铁;定时器用于控制马达的启停,且向第二继电器发送马达的启停信号;马达用于推动基材向前运动;第二继电器用于根据定时器发送的马达的启停信号,输出电磁铁的释放和吸合信号,并将电磁铁的释放和吸合信号发送到第一继电器;第一继电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电磁铁的释放和吸合信号产生高低电平信号,并将高低电平信号发送给注液模块;注液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高低电平信号,启动或停止注液操作。该点样仪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仪器成本较高、体积较大、驱动程序较复杂、点样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芯片点样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点样仪。
背景技术
比色传感阵列(Colorimetric Sensor Array)分析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气体检测及指纹图谱分析技术,该技术的核心难点是加工生产对多种待测气体具有特异性响应的比色传感阵列芯片。加工生产过程中,一般需要将以乙醇、氯仿等有机物为溶剂的溶解了反应试剂的有机溶液,通过阵列式的点样头点样到高分子薄膜、试纸、玻璃等基材上,使每种反应试剂在基材上扩散成直径均匀一致的圆点,即得到比色传感阵列芯片。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使用手工点样方式或在生物芯片领域中广泛应用的点样仪来加工生产比色传感阵列芯片。其中,手工点样方式的效率很低。而目前市面上可购买到的或文献中可检索到的点样仪,都是以生产生物芯片的要求设计的,其一般是以二至三个伺服电机驱动的二维或三维平移实验台作为主要的点样执行机构,通过驱动程序控制伺服电机转动,进而将被点样生物试剂输送到生物芯片基材表面的特定区域。由于生物芯片点样仪包含了平移实验台等复杂结构,且操作的是对环境清洁度要求较高的生物试剂,因此若将其用于加工生产比色传感阵列芯片,就存在仪器成本较高、体积较大、驱动程序较复杂、点样效率较低等问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点样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仪器成本较高、体积较大、驱动程序较复杂、点样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点样仪,包括注液模块和点样模块;
所述点样模块包括执行机构,所述执行机构包括定时器、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马达和电磁铁;
所述定时器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相连,所述定时器用于控制所述马达的启停,且用于向所述第二继电器发送所述马达的启停信号;所述马达用于推动基材向前运动;
所述第二继电器还分别与所述电磁铁和所述第一继电器相连,所述第二继电器用于根据所述定时器发送的所述马达的启停信号,输出所述电磁铁的释放吸合信号,并将所述电磁铁的释放吸合信号发送到所述第一继电器;
所述第一继电器还与所述注液模块相连,所述第一继电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电磁铁的释放吸合信号产生高低电平信号,并将所述高低电平信号发送给所述注液模块;所述注液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高低电平信号,启动或停止注液操作。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执行机构还包括基材输送平台、第一定位支架、第二定位支架和压紧组件,所述第一定位支架、所述第二定位支架和所述压紧组件均与所述基材输送平台相连;
所述马达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支架上,所述马达的转动轴上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从动齿轮套设于轴芯上,所述轴芯上还套设有橡胶轮,所述轴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支架和所述第二定位支架相连;
所述压紧组件设置于所述基材输送平台上方,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紧轴承,所述压紧轴承和所述橡胶轮之间用于放置基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数据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数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43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