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1553B总线三冗余的自主箭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65699.4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87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居明浩;洪刚;桂亮;陈慎金;吴登辉;陈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C21/16 | 分类号: | G01C21/16;G01C21/2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李晶尧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1553 总线 冗余 自主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1553B总线三冗余的自主箭测系统,属于运载火箭测试及发射流程设计领域;包括主控微机、前置主机、箭载计算机;箭载计算机设置在运载火箭上,且箭载计算机内部设置有3个独立的DPU;主控微机:向前置主机发送系统测试开始指令;前置主机:接收主控微机传来的系统测试开始指令,向箭载计算机上传测试数据;上传结束后,向箭载计算机发送系统测试开始指令;箭载计算机:确定运载火箭后续姿态角的初值;以后续姿态角初值作为初始值,按照测试数据开始运行并测试;本发明减少了地面测试设备和人员的干预,提高测试效率,提升运载火箭测试的可靠性、经济成本,减少测试复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运载火箭测试及发射流程设计领域,涉及一种基于1553B总线三冗余的自主箭测系统。
背景技术
现役运载火箭箭载计算机通常采用32位DSP处理器进行计算,计算能力不小于30MIPS,通过RS422响应地面控制计算机的控制指令、并反馈状态,通过1553B总线接收地面上传的各种测试及飞行程序,响应地面发送的硬件复位电平信号进行箭载计算机复位,以便切换不同状态。
现代科技的进步促进了运载火箭的快速发展,随着国产高等级芯片的飞速发展,运载火箭箭载计算机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不断提升,通过将稳定系统软件存储于箭载计算机的FLASH,可节约集成测试、射前测试的流程时间,提高测试效率。此外,箭机使用64位DSP处理器后,计算能力不小于300MIPS,可以将原地面测试计算机运行的惯组合成精度、全自主对准算法挪至箭上,实现箭载计算机的自主箭测,进一步缩减人工操作,提高系统可靠性。
为提高系统可靠度,新一代运载火箭采用3套1553B总线实现箭上单机及箭地间通信,在箭载计算机进行导航计算时,初始姿态角由全自主对准计算提供。3套DPU分别利用3套1553B总线计算得到了3组姿态角,然而在计算时,如何保证每套DPU接收的惯组数据均输入正常,在完全全自主对准后,如何对3套姿态角进行冗余判别,是目前技术的难点,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1553B总线三冗余的自主箭测系统,减少了地面测试设备和人员的干预,提高测试效率,提升运载火箭测试的可靠性、经济成本,减少测试复杂度。
本发明解决技术的方案是:
一种基于1553B总线三冗余的自主箭测系统,包括主控微机、前置主机、箭载计算机;箭载计算机设置在运载火箭上,且箭载计算机内部设置有3个独立的DPU;
主控微机:向前置主机发送系统测试开始指令;
前置主机:接收主控微机传来的系统测试开始指令,向箭载计算机上传测试数据;上传结束后,向箭载计算机发送系统测试开始指令;
箭载计算机:接收前置主机传来的测试数据;接收运载火箭测量的3组惯组数据;每个DPU接收1组惯组数据,实现DPU与惯组数据一一对应;每个DPU计算出1组初始姿态角,共3组初始姿态角,分别为为俯仰姿态角,ψ为偏航姿态角,γ为滚转姿态角;设定A组初始姿态角的优先级大于B组初始姿态角的优先级,且B组初始姿态角的优先级大于C组初始姿态角的优先级;根据确定运载火箭后续姿态角的初值;接收前置主机传来的系统测试开始指令;运载火箭以后续姿态角初值作为初始值,按照测试数据开始运行并测试。
在上述的一种基于1553B总线三冗余的自主箭测系统,所述测试数据包括稳定系统状态测试数据和模拟飞行状态测试数据;测试数据为预先装订在前置主机中的。
在上述的一种基于1553B总线三冗余的自主箭测系统,所述每个DPU采用凝固粗对准+kalman滤波精对准算法,计算出初始姿态角。
在上述的一种基于1553B总线三冗余的自主箭测系统,所述各DPU计算出1组初始姿态角的计算时长为90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未经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56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立式反应器、污泥处理的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燃气管材加工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