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厢及轨道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8610.X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9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晨辉;李东波;刘海波;司志强;许立昆;赵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7/06 | 分类号: | B61D17/06;B61D17/08;B61D17/04;B61C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新知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7 | 代理人: | 马军芳;张艳 |
地址: | 063035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厢 轨道 车辆 | ||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车厢及轨道车辆,车厢包括车体端墙、第一侧墙、第二侧墙和第一司机室间壁,车体端墙上设有第一通过门,车体端墙背离车厢内部的一侧设有风挡;第一侧墙沿车厢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侧墙连接车体端墙的第一端;第二侧墙与第一侧墙相对,第二侧墙连接车体端墙的第二端;第一司机室间壁的一端垂直连接第二侧墙,与第一司机室间壁相对的车体端墙上设有第一观察窗,第一司机室间壁、第二侧墙和车体端墙共同围成了第一空间。本实施例的车厢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两列列车重联后相邻的两个带有司机室的车厢之间不连通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轨道车辆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车厢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轨道车辆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目前,在节假日等出行高峰时期,客流量比正常时期高出很多,为了缓解客流压力,可以通过增加车辆编组的形式来提高单次列车的运力。
在相关技术的方案中,通常采用将两列列车重联(即一列车头部的司机室车与另一列车尾部的司机室车联挂)的方式来增加车辆的编组,此时带有司机室的车厢作为了重联后轨道车辆的中间车厢使用。
但是,采用相关技术中的方案,重联后相邻的两个带有司机室的车厢之间不连通,乘客无法正常通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车厢及轨道车辆,主要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两列列车重联后相邻的两个带有司机室的车厢之间不连通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厢,包括:
车体端墙,所述车体端墙沿所述车厢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车体端墙上设有第一通过门,所述第一通过门与所述车体端墙具有相对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所述第一通过门与所述车体端墙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通过门与所述车体端墙固定连接;
所述车体端墙背离所述车厢内部的一侧设有风挡,所述风挡用于连接相邻车厢上的风挡以形成供乘客通过的通道,所述第一通过门与所述车体端墙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通过门远离所述车体端墙以将所述通道露出;
第一侧墙,所述第一侧墙沿所述车厢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侧墙连接所述车体端墙的第一端;
第二侧墙,所述第二侧墙与所述第一侧墙相对,所述第二侧墙连接所述车体端墙的第二端;
第一司机室间壁,所述第一司机室间壁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二侧墙,与所述第一司机室间壁相对的所述车体端墙上设有第一观察窗,所述第一司机室间壁、第二侧墙和车体端墙共同围成了第一空间。
如上所述的车厢,可选地,还包括第二司机室间壁,所述第二司机室间壁沿所述车厢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司机室间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司机室间壁背离所述第二侧墙的一端,所述第二司机室间壁的另一端与所述车体端墙之间形成有间隙。
如上所述的车厢,可选地,所述第一通过门铰接连接在所述车体端墙上,所述第一通过门与所述车体端墙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通过门与所述第二司机室间壁固定连接以遮挡所述间隙。
如上所述的车厢,可选地,所述第一通过门与所述车体端墙之间设有合页,所述合页能够带动所述第一通过门沿背离所述车体端墙的方向开启;所述合页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铰接轴,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通过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背离所述第一通过门的一侧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车体端墙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背离所述车体端墙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铰接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以使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铰接固定。
如上所述的车厢,可选地,所述第一通过门通过锁具与所述车体端墙和所述第二司机室间壁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86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