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强涡流冲浪的结构、机翼及飞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1032.5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9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潘卫军;韩帅;罗玉明;王昊;殷浩然;王玄;左青海;刘泽宇;王靖开;冷元飞;曾纪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潘卫军;韩帅 |
主分类号: | B64C21/04 | 分类号: | B64C21/04;B64C23/06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范文苑 |
地址: | 618307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强 涡流 冲浪 结构 机翼 飞机 | ||
本发明涉及飞行领域,特别是一种加强涡流冲浪的结构、机翼及飞机。一种加强涡流冲浪的结构,包括射流装置,所述射流装置包括喷孔,所述喷孔设置在翼尖上,所述射流装置能够启闭所述喷孔,所述喷孔用于喷射气流。采用本发明所述加强涡流冲浪的结构,通过将射流装置的喷孔设置在翼尖上,通过射流装置来主动控制位于翼尖上的喷孔喷射气流,来主动控制前机的涡环量,进而增加对后机的附加升力,减少后机油耗,以此来减少编队飞机的整体油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加强涡流冲浪的结构、机翼及飞机。
背景技术
翼尖涡是航空交通的一大危害,飞机在空中航行时,如遭遇前机翼尖涡,会导致激烈翻转或猛然下坠,尤其在起飞降落阶段,这一影响更为严重。但合理利用翼尖涡,可以为后机提供附加升力。因此现有基于涡流冲浪技术进行了大量理论研究,考虑将涡流冲浪的原理与技术引入到民航领域。
翼尖涡的产生是因为:机翼下表面压力大于机翼上表面压力,产生了升力,同时在翼尖处产生了从下方向上方的翼尖涡,翼尖涡随大气风场向后传播对后机施加影响。由于翼尖涡为环量,因此水平观测翼尖涡的外侧,可以观察到尾涡气流的上洗现象。气流上洗可以为后机提供附加升力,进而减少后机的油耗,增加航程。现有的涡流冲浪技术方案主要是基于飞机现有的机翼结构,但无法主动控制涡环量来增加对后机的附加升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涡流冲浪技术方案主要是基于飞机现有的机翼结构,存在无法主动控制涡环量来增加对后机的附加升力的问题,提供一种加强涡流冲浪的结构、机翼及飞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加强涡流冲浪的结构,包括射流装置,所述射流装置包括喷孔,所述喷孔设置在翼尖上,所述射流装置能够启闭所述喷孔,所述喷孔用于喷射气流。
采用本发明所述加强涡流冲浪的结构,通过将射流装置的喷孔设置在翼尖上,通过射流装置启闭位于翼尖上的喷孔,能够主动控制翼尖上的喷孔喷设气流或者停止喷射气流。飞机起飞后巡航,进行多机编队飞行时,通过控制翼尖上的喷孔喷设气流,能够增加翼尖涡的涡环量,增加为后机提供的附加升力,进而减少后机油耗;飞机起飞进近时,通过控制翼尖上的喷孔停止喷射气流,减小前机翼尖涡的涡环量,减少前机翼尖涡的涡环量对后机起飞进近的影响,缩减飞行间隔。本发明所述加强涡流冲浪的结构,通过射流装置来主动控制位于翼尖上的喷孔喷射气流,来主动控制前机的涡环量,进而增加对后机的附加升力,减少后机油耗,以此来减少编队飞机的整体油耗。
优选的,所述喷孔设于所述翼尖的外侧面。
采用这种结构,喷孔喷射的气流能够直接作用于翼尖涡,其喷射的气流能够更有效的增加翼尖涡的涡流量,为后机提供更多的附加升力,为后机减少更多油耗。
优选的,所述喷孔朝斜向上设置。
翼尖的涡流在外侧呈环状向上流动,通过将喷孔朝斜向上设置,使喷孔喷射气流对翼尖涡具有更多的是正向增量,进而能够更有效的增加翼尖涡的涡流量,为后机提供更多的附加升力,为后机减少更多油耗。
优选的,所述喷孔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翼尖的外侧面,在满足有效的增加翼尖涡的涡流量的前提下,便于将所述喷孔设置在所述翼尖的外侧面,同时减少喷孔设置对翼尖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喷孔设于所述翼尖的外侧面的中部,进一步便于设置所述喷孔。
优选的,所述射流装置还包括管道,所述管道一端连接所述喷孔、另一端连接发动机吊舱。
使用本射流装置可以在不为前机增加额外油耗的基础上,前机通过管道引用其喷气式发动机产生的废气,并在翼尖处的喷孔喷射气流,形成环量气流,增加翼尖涡的涡流量,为后机提供更多的附加升力,进一步缩减后机的油耗。且该喷射气流射孔装置的结构极其简单,制造十分方便,效果特别良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潘卫军;韩帅,未经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潘卫军;韩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10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