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极性RRAM的非易失性触发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71185.X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23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吴佳;李礼;吴叶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威固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C13/00 | 分类号: | G11C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氦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54 | 代理人: | 李明;袁媛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极性 rram 非易失性 触发器 | ||
本发明涉及触发器相关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双极性RRAM的非易失性触发器,如摘要附图所示,由PMOS晶体管1、PMOS晶体管2、PMOS晶体管3、PMOS晶体管4、PMOS晶体管5、NMOS晶体管1、NMOS晶体管2、NMOS晶体管3、NMOS晶体管4、NMOS晶体管5、限流电阻R1、限流电阻R2、限流电阻R3、限流电阻R4、参考电阻R5、反相器1、反相器2、反相器3、反相器4、阻变随机存储器RRAM组成,输入端有电源VDD、地GND、输入数据D和输入时钟PK,输出端为输出数据Q。本发明的基于双极性RRAM的非易失性触发器,解决了传统触发器在断电后数据不能保存,恢复供电后之前存储的数据不能恢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发器相关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双极性RRAM的非易失性触发器。
背景技术
触发器是时序逻辑电路中使用最多的单元之一,在目前集成电路广泛采用,由于传统的触发器在断电后数据不能保存,恢复供电后之前存储的数据不能恢复,因此导致微处理器等集成电路突然断电后未保存的数据会发生丢失,
RRAM(ResistiveRandomAccessMemory,阻变随机存储器)是通过改变其自身的电阻来存储数据信息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件,其具有两个端口,双极性RRAM是指一类具有如下特征的RRAM:RRAM制造完成,第一次在两个端口之间施加一定的电压前,RRAM为高电阻状态,第一次施加电压的方向为正电压方向,对RRAM的两个端口之间施加一定的正电压时,RRAM的电阻降低,呈现低电阻状态;对RRAM的两个端口之间施加一定的负电压时,RRAM的电阻升高,呈现高电阻状态,断电后,双极性RRAM的电阻保持不变,
如申请号为202020063538.8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RRAM的非易失性锁存器及集成电路,该电路提出了一种基于RRAM的非易失性锁存器,两个该锁存器可以构成一个触发器,但该电路需要专门的时序进行备份操作,通过备份操作将锁存器的值写入RRAM后才能保持锁存器的数据,该电路的操作时序不兼容传统CMOS锁存器的操作时序,需要的晶体管和RRAM数量多,不利于在大规模集成电路中使用,也不利于兼容传统CMOS集成电路。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双极性RRAM的非易失性触发器,具有在断电时仍保存数据,恢复供电后保持之前存储数据不变的基于双极性RRAM的非易失性触发器的特点。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双极性RRAM的非易失性触发器,包括PMOS晶体管1、PMOS晶体管2、PMOS晶体管3、PMOS晶体管4、PMOS晶体管5、NMOS晶体管1、NMOS晶体管2、NMOS晶体管3、NMOS晶体管4、NMOS晶体管5、限流电阻R1、限流电阻R2、限流电阻R3、限流电阻R4、参考电阻R5、反相器1、反相器2、反相器3、反相器4、阻变随机存储器RRAM、输入端有电源VDD、地GND、输入数据D和输入时钟PK,输出端为输出数据Q,其中,
所述PMOS晶体管1的漏极连接PMOS晶体管2的源极,所述PMOS晶体管1的源极连接电源VDD,所述PMOS晶体管1的栅极连接信号BPK,所述PMOS晶体管1的体连接电源VDD,所述PMOS晶体管2的漏极连接限流电阻R1的一端,所述PMOS晶体管2的源极连接PMOS晶体管1的漏极,所述PMOS晶体管2的栅极连接输入数据D,所述PMOS晶体管2的体连接电源VDD,所述PMOS晶体管3的漏极连接PMOS晶体管4的源极,所述PMOS晶体管3的源极连接电源VDD,所述PMOS晶体管3的栅极连接信号BPK,所述PMOS晶体管3的体连接电源VDD,所述PMOS晶体管4的漏极连接限流电阻R3的一端,所述PMOS晶体管4的源极连接PMOS晶体管3的漏极,所述PMOS晶体管4的栅极连接信号BD,所述PMOS晶体管4的体连接电源VD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威固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浙江威固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11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