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齿轮咬合度可调的汽车转向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72085.9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75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斌;张金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星星汽配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02 | 分类号: | B62D3/02;B62D3/12 |
代理公司: | 佛山中贵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1 | 代理人: | 何展提 |
地址: | 528244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 咬合 可调 汽车 转向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齿轮咬合度可调的汽车转向器,涉及汽车转向器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摆件、伸缩杆件、外接杆、摆齿和滑动件,摆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柱件、摆件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外接杆,摆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件,摆件的后侧位于两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件。本发明通过摆件的后部位于两侧部位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件,摆件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滑动件,弹簧柱件、伸缩杆件、外接杆和滑动件均通过外置螺栓与摆件固定连接,滑动件的底部通过外置螺栓与外壳组件固定摆齿啮合在摆件上,解决了现有的汽车转向器长期使用,连接板与转向螺母的咬合度降低和汽车转向器内部零件出现倾斜工作的情况以及不便于使用者进行拆卸维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转向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齿轮咬合度可调的汽车转向器。
背景技术
汽车转向器又名转向机、方向机,它是汽车转向系中最重要的部件,其作用主要是增大转向盘传到转向传动机构的力和改变力的传递方向。
对于现有公开文献CN209115650U提出的一种防止齿轮松脱的汽车转向器,公开的连接板的顶端安装有锯齿,且连接板的内壁设置有加强板,可以保证连接板的强度,有利于减少磨损,有利于防止其之间的啮合松脱,但是由于与连接板相匹配的转向螺母采用固定的方式与固定盒连接,转向螺栓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损耗,进而导致连接板与转向螺母的咬合度降低,此时汽车转向器容易发生失灵的情况。
同时,对于目前市面上的汽车转向器主要为齿轮齿条式、蜗杆曲柄销式和循环球式,以上种类的汽车转向器均可以对驾驶人员带来较好的驾驶体验,但它们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1、现有的汽车转向器长期使用在抗震效果较差的汽车上使用时,汽车转向器内部的零件,容易出现倾斜工作的情况,进而导致汽车转向器使用时发生失灵,存有极大的危险;
2、针对于我国道路日益恶化的情况,现有汽车转向器内部组件的安装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汽车转向器内部组件一旦发生损坏,存有不便于使用者进行拆卸维修的情况,因此需要改进。
因此,现有的汽车转向器,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齿轮咬合度可调的汽车转向器,通过摆件的后部位于两侧部位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件,摆件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滑动件,弹簧柱件、伸缩杆件、外接杆和滑动件均通过外置螺栓与摆件固定连接,滑动件的底部通过外置螺栓与外壳组件固定摆齿啮合在摆件上,解决了现有的汽车转向器长期使用,连接板与转向螺母的咬合度降低和汽车转向器内部零件出现倾斜工作的情况以及不便于使用者进行拆卸维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齿轮咬合度可调的汽车转向器,包括摆件、伸缩杆件、外接杆、摆齿和滑动件,所述摆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柱件、所述摆件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外接杆,所述摆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件,所述摆件的后侧位于两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件,所述摆件的前侧啮合有摆齿,所述滑动件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外壳组件内侧壁的底部,所述伸缩杆件包括底座、伸缩杆本体和抵圈,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在伸缩杆本体的后端,所述抵圈固定连接在伸缩杆本体的前端,由于摆件与摆齿长时间配合工作时会产生磨损,对于伸缩杆件的设置,可以实现伸缩杆件对摆件产生一定的推力,此时摆件与摆齿连接部位的间隙缩小,进而保证摆件与摆齿件稳定工作,所述摆齿包括上齿件、连接孔、下齿件和齿口,所述下齿件固定连接在上齿件的底部,所述连接孔贯穿开设在上齿件和下齿件上,所述齿口开设在上齿件和下齿件的前侧,所述滑动件包括滑块件、滑槽、基座和座板,所述滑块件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靠近两端部位,所述滑块件的下部贯穿滑槽与基座的顶部固定,所述基座的底部与座板的顶部固定,所述座板通过外置螺栓固定在壳体的内部位于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齿口与摆件的后部相互啮合,所述上齿件的底部与摆件之间存有间隙,可以减小摆齿与摆件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实现摆齿与摆件之间稳定配合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星星汽配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星星汽配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20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深基坑绿色施工评价系统
- 下一篇:一种机器人自适应交互阻抗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