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效防止草莓细菌性角斑病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2187.0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6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陶磅;段永华;左丽娟;万红;殷荐芳;李艳华;李娟;张钟;李卫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玉溪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22/05 | 分类号: | A01G22/05;A01G13/00;A01G22/00;A01G7/06;A01G22/2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效 防止 草莓 细菌性 角斑病 方法 | ||
1.一种有效防止草莓细菌性角斑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止草莓细菌性角斑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技术:草莓间作茴香混种。
2.一种有效防止草莓细菌性角斑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止草莓细菌性角斑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技术:草莓间作茼蒿混种。
3.一种有效防止草莓细菌性角斑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止草莓细菌性角斑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技术:草莓同时间作茴香和茼蒿混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作为,茴香或/和茼蒿的播种设置在草莓移栽期前2~3个月播种,当苗高10cm左右的时候,按株行距30cm×25cm的规格移栽,当植株株高达50cm左右时,从地面20cm处剪除,令其重发新枝。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止草莓细菌性角斑病的方法包括草莓移栽时,用20%丙硫唑悬浮剂750~1000倍液、或1%中生菌素800倍液兑水醮根;
移栽后每隔10~15天,施用枯草芽孢杆菌、喹啉铜、中生菌素类的不同农药试剂轮流喷施2~3次。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止草莓细菌性角斑病的方法包括每666.7m2草莓田在施用2000kg有机肥的基础上,N、P2O5、K2O的平衡施用量分别为30~35kg、7~12kg、30~40kg,分12~15次兑水浇施;在茎叶旺长至开花期,可用2%磷酸二氢钾、氨基酸500~800倍等肥料叶面喷施2~3次。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止草莓细菌性角斑病的方法包括水稻--草莓轮作种植,舍弃蔬菜--草莓或烤烟--草莓或玉米--草莓的轮作种植方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止草莓细菌性角斑病的方法包括移栽时,采用大棚避雨设施,按1.0m的墒宽和30~40cm墒高起垄,在墒面上以株行距30cm×25cm的规格双行种植,安装滴管系统后覆盖地膜并在地膜上安装喷灌系统,当气温高于25℃时,采取70%遮阴网遮阴和喷水降温措施。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止草莓细菌性角斑病的方法包括使用脱毒草莓匍匐茎无菌茎尖基质扦插繁苗方式对草莓进行繁殖,具体为:严格控制育苗室温不要超过25℃;使用盘体长宽为54cm×28cm,孔容量128ml,孔数为21穴的育苗盘,填充基质后扦插重量为1.0g以上的匍匐茎茎尖,保持基质含水量在70%~80%;苗龄为50~70天,株高10cm以上,叶片数5片以上,假茎粗6.00mm以上,根条数8条以上时,移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毒草莓苗为京藏香、丹莓1号、丹莓2号、妙香7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玉溪市农业科学院,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玉溪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218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