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静电干膜抗蚀剂用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72381.9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67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叶世强;于涛;周慧芝;王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维薄膜(山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6 | 分类号: | B32B27/36;B32B7/12;B32B27/08;B32B27/30;B32B27/06;C08J5/18;C08L33/08;C08L79/04;C08L65/00;C08L79/02;C08K3/22;C08K3/36 |
代理公司: | 青岛科通知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3 | 代理人: | 雷丽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静电 干膜抗蚀剂用 聚酯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抗静电干膜抗蚀剂用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聚酯薄膜技术领域,抗静电聚酯层设置在聚酯薄膜基材的上端面,表层保护层设置在抗静电聚酯层的上端面,表层保护层采用聚烯烃膜,抗静电聚酯层采用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其中,有机材料采用丙烯酸酯树脂,无机材料采用改性纳米无机粒子,本发明在原有的聚酯薄膜上粘附有抗静电层,有效地降低了薄膜的表面电阻,使薄膜具有稳定、良好地抗静电性能,能有效的防止静电吸附杂质,而造成对聚酯薄膜表面的污染,同时,添加的抗静电层并不会影响聚酯薄膜原有的光学性能和机械性能,进而提高了抗静电干膜抗蚀剂的综合性能,制备简单,产品稳定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酯薄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静电干膜抗蚀剂用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干膜抗蚀剂广泛用于刻蚀或电镀等过程的抗蚀剂材料。例如,在制造印刷电路板时,首先,在铜基板上层压干膜抗蚀剂,用具有图形的掩模遮盖于干膜抗蚀剂,进行曝光,图形曝光后,用显影液去除未曝光部位,再实施刻蚀或电镀处理而形成图形,最后用去除剂剥离去除固化部分,从而实现图形转移。
干膜抗蚀剂通常由支撑薄膜、感光性树脂材料形成的光致抗蚀层、保护薄膜层叠而成,其中,支撑薄膜主要采用聚酯薄膜,但是现有的聚酯薄膜因其结构紧密,结晶度高,使得其容易积聚静电荷而产生静电,造成吸尘、电击甚至爆炸等重大事故,因此,赋予聚酯薄膜抗静电性以避免它对产品造成破坏是非常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静电干膜抗蚀剂用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聚酯薄膜技术领域,表面电阻低,抗静电效果良好。
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抗静电干膜抗蚀剂用聚酯薄膜,包括:抗静电聚酯层和聚酯薄膜基材。
所述抗静电聚酯层设置在所述聚酯薄膜基材的上端面。
所述抗静电聚酯层包括:第一抗静电聚酯层、粘接层、和第二抗静电聚酯层,所述第二抗静电聚酯层设置在所述粘接层上表面,所述粘接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抗静电聚酯层上表面,所述第一抗静电聚酯层设置在所述表层保护层下表面。
进一步,所述聚酯薄膜基材的厚度比所述抗静电聚酯层的厚度大500μm。
进一步,所述第一抗静电聚酯层的厚度比所述第二抗静电聚酯层的厚度大100μm。
进一步,所述第一抗静电聚酯层和所述第二抗静电聚酯层采用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其中,有机材料采用丙烯酸酯树脂,无机材料采用改性纳米无机粒子。
进一步,所述抗静电聚酯层的重量份数组成包括:
改性纳米无机粒子2~10份
丙烯腈3~10份
丙烯酸乙酯40~60份
改性导电高分子1~5份
甲基丙烯酸1~3份。
进一步,导电高分子主要为聚吡咯、聚噻吩、聚苯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进一步,纳米无机粒子包括纳米氧化锌、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钛粒子的一种或其组合。
一种抗静电干膜抗蚀剂用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a)所述抗静电聚酯层的制备
S1、精确称量一定质量的改性纳米无机粒子、丙烯腈、丙烯酸乙酯、改性导电高分子和甲基丙烯酸;
S2、在60~80℃条件下反应1~3小时;
S3、在40~60℃条件下继续保温1~2小时;
S4、将合成的树脂冷却至室温,即得丙烯酸酯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维薄膜(山东)有限公司,未经富维薄膜(山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23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