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共轭ZC序列对的速度、角度、距离联合估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72610.7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63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蒋轶;杨智宇;王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5/02 | 分类号: | G01S5/02;G06F17/15;G06F17/16;G06F30/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陆尤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共轭 zc 序列 速度 角度 距离 联合 估计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无线定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共轭ZC序列对的速度、角度、距离联合估计方法。本发明包括:在发送端,设计一对共轭的ZC序列作为发送序列;在接收端,收到含有不同传输时延、多普勒频偏、角度的多径信号,利用最大似然法进行参数估计;使用交替投影法将高维参数估计问题转化为多个低维参数估计问题;对于单径的参数估计,基于ZC序列的性质,将时延和频偏的二维估计转化为两个一维估计,然后结合牛顿迭代进行精确估计。本发明可以在低带宽的情况下实现高精度的传输时延、多普勒频偏和角度估计。仿真表明,本发明可在20MHz带宽的情况下实现1cm的距离估计精度,1m/s的速度估计精度以及0.01°的角度估计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定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共轭ZC序列对的速度、角度、距离联合估计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测距定位算法在生活中有着切实的应用,在室内定位、车联网、自动驾驶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随着5G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定位有关的技术越来越吸引人的注意。市场调研公司Markets and Markets在2020年出版的分析报告中预测全球的室内定位的市场规模将从2017年的71.1亿美元上涨到为2022年409.9亿美元[1]。然而在一些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无法覆盖或者未来5G自动驾驶的场景里,亟需能够实现高分辨率定位的技术,甚至要求厘米级的定位精度。
目前已有的研究工作大多只考虑时延和角度的联合估计,或者不能很好的区分多径密集的信号,亦或者没有考虑非整数倍奈奎斯特采样时延。然而实际中由于收发端存在相对运动,因此会存在多普勒频偏,通过估计多普勒频偏即速度可以进行更好地定位;目前在测距精度上,超宽带(Ultra Wide Band,UWB)技术可以达到厘米级的精度,但是这种技术需要大带宽、对硬件要求高,那么在带宽有限的情况下,进行非整数倍奈奎斯特采样时延的估计可以提高测距的精度,并且降低硬件的成本;考虑各径的时延、多普勒频偏、角度,综合这些信息有利于环境感知、定位等。因此如何在多径环境下实现时延、多普勒频偏、角度的超分辨率估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算复杂度低,硬件实现复杂度低的无线多径环境下的距离(传输时延)、角度以及速度(多普勒频偏)联合估计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无线多径环境下的距离、角度以及速度联合估计方法,在发送端,设计一对共轭的Zadoff-Chu序列(ZC序列),作为发送序列;在接收端,收到含有不同传输时延、多普勒频偏、角度的多径信号,利用最大似然法进行参数的估计,然后使用交替投影的方法将原本的高维参数估计问题(多径)转化为多个低维参数估计问题(单径),避免了高维搜索;对于单径的参数估计,基于ZC序列的性质,将关于时延和频偏的二维估计转化为两个一维估计,进一步降低了运算复杂度,然后结合牛顿迭代进行精确值的估计。
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设计一对共轭ZC序列,作为发送序列;
第二步,基于共轭ZC序列对的性质,同时获取时延、角度、多普勒频偏的初始解;
第三步,基于时延、角度、多普勒频偏的初始解,通过牛顿迭代,进一步获得三维参数的精确值。
其中,假设接收端存在一个有M天线数的均匀线性阵列,信号关于θ角度射向阵列的阵列响应可以表示为:
其中,d表示天线阵列的间距,λ表示波长,j表示虚数,(·)T表示转置操作。
考虑多径环境,接收端接收到的多径信号包含1个直射径和U-1条反射径,各径存在不同的时延、角度、多普勒频偏,所述多径信号模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26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