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摇臂轴助力式循环球电动助力转向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7662.3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9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谢刚;龚伟;田大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安霞;谢一平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摇臂 助力 循环 电动 转向器 | ||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汽车助力转向器,包括转向器主体,转向器主体,包括螺杆螺母总成、与螺杆螺母总成传动连接的传动轴蜗轮组件、与传动轴蜗轮组件传动连接的蜗杆传动组件;传动轴蜗轮组件包括蜗轮轴,该蜗轮轴上设置有与螺杆螺母总成连接的扇形齿轮;蜗轮轴上设置的蜗轮通过蜗杆传动组件连接向汽车助力转向器提供动力的驱动电机;螺杆螺母总成包括转向螺杆,该转向螺杆上套装与扇形齿轮啮合的转向螺母,转向螺母内壁与转向螺杆的齿槽形成有钢球滚动的通道,转向螺母上设置有与该通道连通的导管。通过本发明的汽车助力转向器,使得该方案中的转向器有着更为灵活的布置方式,更加适合于大型重载车辆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摇臂轴助力式循环球电动助力转向器。
背景技术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出现于上世界八十年代末,在电子方面的飞速发展中,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作为机电一体化的代表,将电机与电子器件所结合,在满足驾驶员对操作轻便适用性的同时,提升对路感的把握,对汽车的驾驶系统有着较为积极的提升,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在机械式转向器(对于轿车而言多为齿轮齿条式)的基础上加装电子控制伺服系统构成的。该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控制器以及执行机构构成,其电机的能源来源于车载蓄电池,控制器通过对各传感器信号的分析,按一定控制策略和车轮状态,发出控制指令,在车辆进行转向和回正时,把电流输送到电机中,实现助力和回正等控制,改善气车转向性能、协助驾驶员完成转向操作,使转向变得轻便、灵敏、稳定。因此电动助力转向器的设计对系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在我国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存在吨位数较大的载重汽车和商用新能源客车中,缺乏能更好适用于耗电量高,转向助力需求较大的转向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适合吨位数较大的载重汽车和商用新能源客车的汽车助力转向器。本发明的汽车助力转向器包括:螺杆螺母总成、与螺杆螺母总成传动连接的传动轴蜗轮组件、与传动轴蜗轮组件传动连接的蜗杆传动组件;
所述传动轴蜗轮组件包括蜗轮轴,该蜗轮轴上设置有与螺杆螺母总成连接的扇形齿轮;所述蜗轮轴上设置的蜗轮通过蜗杆传动组件连接向所述汽车助力转向器提供动力的驱动电机;
所述螺杆螺母总成包括转向螺杆,该转向螺杆上套装有与所述扇形齿轮啮合的转向螺母,所述转向螺母内壁与转向螺杆的齿槽形成有用于钢球滚动的通道,所述转向螺母上设置有与该通道连通的导管;
所述蜗杆传动组件包括蜗杆,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啮合,该蜗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齿轮,该第一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通过内部设置行星轮系的减速器连接驱动电机。
通过本发明的汽车助力转向器,采用本螺杆螺母总成、传动轴蜗轮组件和蜗杆传动组件,使得该方案中的转向器有着更为灵活的布置方式,更加适合于大型重载车辆中,填补电动助力转向器在这一块的空白,也更加契合于大车中的使用,绿色高效的同时也更加提升驾驶员驾驶途中操作感的舒适度,采用本汽车助力转向器,传动效率高,电机的输出经过减速机构减速增扭后,驱动蜗轮蜗杆机构,产生大的转向助力,同时由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不依赖于发动机,没有液压油管,所以对寒冷天气不敏感,即使在零下40℃也能工作,所以它提供了快速冷启动。因为系统不启动预热,所以也节省了能源。在不使用液压油泵的情况下,避免了发动机的寄生能量损失,提高了燃油经济性,满足大型汽车转向器的各方面需要。
具体的是,所述减速器的行星轮系为双联行星齿轮组,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该双联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将扭矩输出给所述第二齿轮。
本发明采用可实现较大的传动比的双联行星齿轮组,其输入转矩通过太阳轮传递给双联行星齿轮中的大齿轮,由行星架传递给太阳轮,太阳轮和行星轮啮合,再由行星架输出扭矩和转速,最终传递给蜗杆,由蜗杆与蜗轮啮合。
具体的是,所述双联行星齿轮组包含第一行星轮系和第二行星轮系;所述第一行星轮系的行星架与第二行星轮系的太阳轮传动连接,用于通过第一行星轮系的行星架将扭矩传递给第二行星轮系的太阳轮;所述第一行星轮系的太阳轮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用于接收扭矩,所述第二行星轮系的行星架与第二齿轮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师范学院,未经绵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76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氧化锗脱氯的方法
- 下一篇:微气动感压双销换向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