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远程驾控平台及其驾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0485.4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1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忠;陈方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乙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0 | 分类号: | B62D21/00;B60R11/02;B60K31/00;B60W60/00;B60W30/06;B60W30/08;B60W30/09;B62D7/20;G05D1/02;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徐昶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远程 平台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辆远程驾控平台,远程驾控平台包括车架,车架上方设有顶部车架,前车架上方设有转向机构,后车架上设有控制中心,顶部车架上设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上设有雷达云台,驾控系统包括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内设有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接收来自信号接收器的信号,定位导航单元与环境感知单元为信号接收器提供信息来源,控制中心控制速度控制单元、运动控制单元与辅助驾驶单元。本发明远程驾控平台运行效果好,车架上设有多种传感器,覆盖范围广,能够有效识别判断各种路况信息,降低了事故的发生几率,驾控系统维护方便、信息传递快速流畅,能够及时根据定位导航单元与环境感知单元提供的数据进行快速反应,处理速度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远程驾驶实验领域,具体是一种车辆远程驾控平台及其驾 控系统。
背景技术
AV(Automated Vehicle,自动驾驶车辆)是一种通过机械视觉、雷达、监管 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人工智能共同合作,在没有人类的操作下、自动完成驾 驶任务的机动车辆。目前,通常将自动驾驶车辆描述分为6个等级,即L0-L5, 用以明确不同级别自动驾驶技术之间的差异性。其中,L3以及L4级别的自动驾 驶是有条件的自动化,其要求在限定的ODD(Operational Design Domain,设计 操作领域)内能够完成所有DDT(DynamicDrivingTask,动态驾驶任务),其中被 设定用于L3和L4的ADS(Automated DrivingSystem,自动驾驶系统)的操作条 件包括但不限于环境因素、地理因素、时间因素和/或某些交通道路的特点等等。 L5级别则是完全自动化,其可由ADS完成所有的驾驶操作。因此,在L3级别及 其之上的AV基本上都是由ADS完成驾驶操作,驾驶员可完全解脱或仅提供支援据此,可知L3级别及其之上的AV完全改变了传统驾驶方式,给人们提供了巨 大的便利。但对于这类AV的推广和应用,存在了一个重大问题及障碍,即,例 如在城市内驾驶或城市间驾驶时,习惯了传统驾驶方式的人们很难信任ADS基 于车辆传感器和AI(Artificial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做出的判断,从而在 心态上不敢将注意力完全脱离车辆驾驶。在实际中,ADS的确也有可能在特殊情 况下(例如遇到ADS中未定义的场景或传感器未感知到的场景)做出错误决定而 造成安全事故。对此,在现有AV的基础上,需要设计能够给用户提供更高置信 度的驾驶方案,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使用户享受AV带来的便利,针对这种情况, 现提出一种车辆远程驾控平台及其驾控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远程驾控平台及其驾控系统,能够有效解 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远程驾控平台结构可靠、运行效果好,车架上设有多种传 感器,覆盖范围广,能够有效识别判断各种路况信息,降低了事故的发生几率, 驾控系统维护方便、信息传递快速流畅,能够及时根据定位导航单元与环境感 知单元提供的数据进行快速反应,处理速度快。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车辆远程驾控平台,远程驾控平台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两侧设有侧架, 侧架一端设有前车架,侧架另一端设有后车架,车架上方设有顶部车架,前车 架上方设有转向机构,后车架上设有控制中心,顶部车架上设有升降组件,升 降组件上设有雷达云台。
进一步地,所述前车架一端上设有第一支架,前车架上设有镜像阵列分布 的第一转动支架,后车架上设有镜像阵列分布的第二转动支架和控制中心,后 车架一端设有后杠,顶部车架上设有安装箱和信号接收器,顶部车架一端设有 第二支架,顶部车架两侧均设有后视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后视装置下均设有第一视觉传感器,第一视觉传感器负责 驾控平台的路线偏差检测和停车辅助,第一视觉传感器包括第三支架,第三支 架固定在后视装置下方,第三支架内设有第一电机,第三支架两侧均设有第一 转动板,一侧的第一转动板与第一电机连接,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动板转动, 第一转动板之间设有第一摄像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乙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乙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04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