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绝缘阻值的检测电路和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1133.0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9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曹维;张旭;胡文锦;杨帆;刘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7/02 | 分类号: | G01R27/02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张凯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绝缘 阻值 检测 电路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汽车绝缘阻值的检测电路和检测方法,涉及汽车绝缘电阻测量技术领域,检测电路包括:正极采样电路,其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两个正极耦合支路,正极耦合支路被配置为接收给定的使能信号,并根据该使能信号通路或开路,一个正极耦合支路的一端通过第一电阻R1与电池包正极母线连接,另一端与电底盘连接,另一个正极耦合支路的一端通过第二电阻R2与电池包正极母线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三电阻R3与电底盘连接,同时,将第三电阻R3远离电底盘的一端作为正极采样电路的输出端;负极采样电路,其一端与电底盘相连,另一端与电池包负极母线相连,且负极采样电路与正极采样电路对称设置。本申请能够简单可靠地检测绝缘电阻。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绝缘电阻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绝缘阻值的检测电路和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的动力源是电池包,其中,电池包的电压远高于36V,理想状态下,电池包对车体是完全绝缘的。然而,电动汽车的工作环境复杂,当绝缘被破坏,整车的绝缘性降低。其中,电池包正负极母线与电底盘形成一个漏电流回路,若出现安全范围外的漏电问题危害司乘人员的人身安全,故而有必要地检测电池包正极母线与电底盘之间的正极端绝缘电阻和电池包负极母线与电底盘之间的负极端绝缘电阻。
相关技术中,常用的绝缘检测法有平衡电桥法和信号注入法。在平衡电桥法中,根据电桥电路的原理,控制电池包正负极两端的继电器的开关,尽管该方式测量简单,然而机械开关继电器的开关存在机械磨损,可靠性有限,同时还需要采用多个运算放大器而导致电路一致性欠佳。在信号注入法中,也即有源检测法,常采用PWM波信号控制场效应管的通断,然而,该方法需要外部注入电路,容易对整车运行工况产生干扰。
因此,如何简单、可靠地检测绝缘电阻是我们函待解决的。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绝缘阻值的检测电路和检测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绝缘电阻检测可靠性欠佳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绝缘阻值的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电池包正极母线与电底盘之间的正极端绝缘电阻和电池包负极母线与电底盘之间的负极端绝缘电阻,包括:
正极采样电路,其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两个正极耦合支路,所述正极耦合支路被配置为接收给定的使能信号,并根据该使能信号通路或开路,
一个正极耦合支路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R1与所述电池包正极母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底盘连接,
另一个正极耦合支路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电阻R2与所述电池包正极母线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电阻R3与所述电底盘连接,同时,将所述第三电阻R3远离所述电底盘的一端作为所述正极采样电路的输出端,该输出端被配置为输出一个电压信号;
负极采样电路,其一端与所述电底盘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电池包负极母线相连,且所述负极采样电路与所述正极采样电路对称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负极采样电路包括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两个负极耦合支路,所述负极耦合支路被配置为接收给定的使能信号,并根据该使能信号通路或开路,
一个负极耦合支路的一端通过所述第四电阻R4与所述电底盘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池包负极母线连接,
另一个负极耦合支路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五电阻R5与所述电底盘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六电阻R6与所述电池包负极母线连接,同时,将所述第六电阻R6远离所述电池包负极母线的一端作为所述负极采样电路的输出端,该输出端被配置为输出一个电压信号。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阻R1与所述第四电阻R4相同,和/或所述第二电阻R2与所述第五电阻R5相同,和/或所述第三电阻R3与所述第六电阻R6相同。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阻R1由多个电阻串接形成;和/或所述第二电阻R2由多个电阻串接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11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