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82376.6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30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洪威威;王倩;董彬忠;梅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灿光电(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H01L33/06;C23C16/30;C23C16/455;C23C16/5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吕耀萍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外延 制备 方法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制备方法,属于发光二极管技术领域。生长多量子阱层中的各个阱层,在n型GaN层依次生长第一InGaN子层、InN子层、第二InGaN子层与第三InGaN子,在每两个子层之间,均通入一段时间的氨气。氨气提高阱层中的N和In的比,减小In在界面存在的析出的可能性,以提高阱层的内部质量。氨气导致的富N环境可以减少In元素的析出,有效减少In富集或者团簇的概率,提高In元素分布的均匀度以提高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均匀度。同时氨气与杂质碳反映转化为气体排出反应腔,减小阱层中会残留的杂质碳以提高阱层的晶体质量,阱层的晶体质量的提高进一步会带来发光二极管发光效率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到了发光二极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发光器件,常用于通信号灯、汽车内外灯、城市照明和景观照明等,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则是用于制备发光二极管的基础结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通常包括衬底及衬底上依次层叠的GaN缓冲层、非掺杂GaN层、n型GaN层、多量子阱层及p型GaN层,多量子阱层包括交替层叠的GaN垒层与InGaN阱层。
多量子阱层中GaN垒层与InGaN阱层交替生长时,一方面存在晶格失配,容易导致多量子阱层中存在较多缺陷,影响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另一方面,InGaN阱层中的In组分容易析出并团簇,In组分不能较为均匀地分布在多量子阱层中,也会影响多量子阱层的发光均匀度。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制备方法,可以提高发光二极管外延片的发光效率与发光均匀度。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所述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一衬底;
在所述衬底上生长n型GaN层;
在所述n型GaN层上交替生长GaN垒层与阱层,以形成多量子阱层;
在所述多量子阱层上生长p型GaN层;
其中,生长所述多量子阱层中的各个所述阱层,包括:
生长第一InGaN子层;
向反应腔通入时长为第一设定时长的氨气;
生长InN子层;
向所述反应腔通入时长为第二设定时长的氨气;
生长第二InGaN子层;
向所述反应腔通入时长为第三设定时长的氨气;
生长第三InGaN子层,以形成所述阱层。
可选地,所述第一设定时长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设定时长。
可选地,所述第二设定时长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三设定时长。
可选地,所述第一设定时长、所述第二设定时长与所述第三设定时长均为5~30s。
可选地,向所述反应腔通入时长为第一设定时长的氨气的流量,等于向所述反应腔通入时长为第二设定时长的氨气的流量。
可选地,向反应腔通入时长为第二设定时长的氨气的流量,等于向所述反应腔通入时长为第三设定时长的氨气的流量。
可选地,向反应腔通入时长为第一设定时长的氨气的流量,与向所述反应腔通入时长为第二设定时长的氨气的流量,以及向反应腔通入时长为第三设定时长的氨气的流量范围为100~300sccm。
可选地,所述第一InGaN子层的厚度大于所述InN子层的厚度,所述第一InGaN子层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InGaN子层的厚度,所述第一InGaN子层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三InGaN子层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灿光电(浙江)有限公司,未经华灿光电(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23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