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列车车门控制网络通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86396.0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10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陆驰宇;许洪强;周洲;戴其俊;孙新亚;彭先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康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E05F15/70;H04L41/066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母秋松 |
地址: | 2100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列车 车门 控制 网络通讯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车门控制网络通讯系统,包括设置在列车左、右侧任一侧的列车总线,至少包括四个门系统智能模块,四个门系统智能模块均与列车总线相连接;两个门系统智能模块之间通过系统内部总线与控制左侧门的多个门控器相串联;另外两个门系统智能模块之间通过系统内部总线与控制右侧门的多个门控器相串联;所述门系统智能模块用于列车一侧网络信号的处理与传输,同时收集汇总所在侧的所有车门状态与故障信息,实现对整列车所有车门进行集中信息管理、集控维护与软件更新、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列车车门控制网络通讯系统,提高车门系统网络通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列车车门控制网络通讯系统,属于轨道技术智能化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迅速,人们的出行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对车辆的安全性,特别是车门系统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而车门系统的安全性离不开车门网络通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目前,轨道交通领域的车门网络通讯架构主要是以每节车厢作为一个控制单元,每节车厢包含两个主门控器和若干个从门控器,主门控器与从门控器以串行的方式连接,且两个主门控器位于从门控器的首尾端。主门控器通过MVB总线(Multifunction VehicleBus,多功能车辆总线)与TCMS(Train Control and Management System,车辆控制与管理系统)进行通讯,从门控器通过CAN总线与主门控器进行通讯。网络信号以每节车厢作为单位进行传输与控制,信号传输与控制作用范围包含左右两侧的车门。
传统架构中以每节车厢作为一个控制单元,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无法识别同一节车厢左右侧门地址配置出错的问题。例如原本左侧的地址编号配置到右侧车门,没有相应检测机制识别出地址出错问题。
(2)存在左右侧网络控制信号传输出错的风险。同一节车厢的主门控器控制左右两侧的从门控器,左右侧从门控器仅通过门地址来区别,如果左右侧门地址配置出错,则会出现非站台侧车门非预期开门的风险。
(3)对于安全互锁回路故障进行整列车诊断较为困难,只能快速诊断一节车厢的安全互锁回路状态,无法对车厢间的安全互锁回路故障进行诊断。
(4)集控维护仅仅局限于一节车厢,实现整列车的集控维护和软件更新的功能较为困难。
(5)网络通讯是基于固定的车厢编组方式设计与实施,当列车的车厢数量或位置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进行设计,无法满足列车车厢灵活编组的需求。
(6)每节车厢均有两个主门控器与车辆总线相连,占用了较多的总线网络设备资源。
发明内容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网络架构中以每节车厢作为一个控制单元,主门控器同时控制左右侧网络信号,本发明提供一种列车车门控制网络通讯系统。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列车车门控制网络通讯系统,包括设置在列车左、右侧任一侧的列车总线,至少包括四个门系统智能模块,四个门系统智能模块均与列车总线相连接;两个门系统智能模块之间通过系统内部总线与控制左侧门的多个门控器相串联;另外两个门系统智能模块之间通过系统内部总线与控制右侧门的多个门控器相串联;所述门系统智能模块用于列车一侧网络信号的处理与传输,同时收集汇总所在侧的所有车门状态与故障信息,实现对整列车所有车门进行集中信息管理、集控维护与软件更新、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列车总线包括MVB总线或以太网总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系统内部总线包括RS485总线、CAN总线、CAN-FD总线或以太网总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康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康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63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