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合计算筛选三元天然低共熔溶剂提取茶多酚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6709.2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3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露;吴倩文;姚金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合 计算 筛选 三元 天然 低共熔 溶剂 提取 茶多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计算筛选三元天然低共熔溶剂(Natural Deep Eutectic Solvents,NADESs)提取茶多酚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量子化学计算,构建1022组三元NADESs分子模型,计算茶多酚溶质分子模型在每种NADES中的溶解能力(Solvent Power,SP),筛选得到对茶多酚提取效率较高、低粘度的三元NADESs。制备筛选所得NADESs后,加入适量绿茶粉末恒温搅拌一段时间进行提取,离心得到茶多酚提取液,采取HPLC测定茶多酚含量。本发明采用量子化学计算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在极大节省人力、物力的同时,筛选得到适用于茶多酚高效提取所用的NADESs,提取效率远高于传统溶剂。该方法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绿色环保、高效、低粘度三元NADESs提取茶多酚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产物的提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结合计算筛选三元天然低共熔溶剂提取茶多酚的方法。
背景技术
茶多酚是茶叶中的酚类物质,具有优良的天然生物活性,在抗氧化、抗癌及抗突变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较为成熟的茶多酚提取方法较多。专利CN1506346A公开了提供茶多酚的方法,该法是通过热水浸提,以AlCl3为沉淀剂,用稀HCl进行酸转溶,乙酸乙酯萃取后得到茶多酚粗品,得率为14.67%;熊莹等(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20,37(02):175-179)探讨茶多酚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参数,结果为茶多酚在最佳提取条件下(液料比32mL/g,提取温度67℃,提取时间55min)所得提取率为26.18%;阮怿航等(福建农业学报,2020,217-225)利用低共熔溶剂提取铁观音茶多酚,筛选出最适的茶多酚低共熔溶液提取体系为乳酸-甜菜碱,提取时间46.79min、提取温度62.48℃、含水率32.15%、摩尔比2:1、固液比1:40(g/mL),在此条件下茶多酚提取率为15.42%。上述方法存在茶多酚提取率低、纯度低、设备防护要求高等不同的问题,不适用于投入工艺生产,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克服上述问题茶多酚提取方法。
近年来,有人利用天然低共熔溶剂(Natural Deep Eutectic Solvents,NADESs)的优良溶剂性质从植物中提取黄酮、多酚等天然活性产物的研究,提取效率较高,且NADESs可生物降解,不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欲利用NADESs从植物中提取天然活性产物,须选择合适的NADESs。如何根据所提取的产物选择高效的NADESs是当下研究的热点。目前,研究者们常常通过大量的提取实验来筛选合适的天然产物提取剂,由于NADESs粘度较大,从而影响传质速率,极大的限制了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水具有形成氢键的良好的能力,可以参与形成NADESs并改善其理化性能,如降低粘度、调节极性等。因此本发明采用水作为NADESs组成成分的三元NADESs进行茶多酚提取。
片段活度系数类导体屏蔽模型(COSMO-SAC)是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得到分子表面相互作用,并且采用统计热力学方法分析分析分子表面局部静电作用,常用于预测离子液体的溶解度、活度系数,液液平衡及气液平衡等,是一种有效的预测流体热力学性质的方法。所以结合COSMO-SAC模型进行量子化学计算辅助筛选茶多酚提取所用的较优NADESs,后续结合实验验证,在避免药品浪费和节约实验时间的同时,得到适于茶多酚高效提取所用的NADESs。
发明内容
现有天然产物提取工艺开发过程中,往往通过大量的提取实验来筛选合适的提取所用溶剂,本发明通过模拟计算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式,提供一种不仅节省人力、物力,而且通过使用低粘度三元天然低共熔溶剂实现茶多酚的简单、绿色、高效提取的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结合计算筛选三元天然低共熔溶剂提取茶多酚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分别建立茶多酚模型物分子和三元天然低共熔溶剂分子模型,依次进行几何优化和能量优化;
(2)利用优化溶质和溶剂分子后得到的分子片段数、空穴数,计算茶多酚模型物分子在每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S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67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