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RAA荧光法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引物、探针和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8296.1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2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崔荣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市畜产品和兽药饲料质量检测中心(石家庄市畜产品质量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9 | 分类号: | C12Q1/689;C12Q1/6844;C12Q1/04;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圣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8 | 代理人: | 王振佳 |
地址: | 05004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raa 荧光 检测 李斯特 引物 探针 试剂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AA荧光法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引物、探针和试剂盒,引物包括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所述上游引物序列为CTAGCTCATTTCACATCGTCCATCTATTTGC,所述下游引物序列为CAAGTGGTAAGTTCCGGTCATCAATTACCGTTC。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RAA荧光法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引物、探针和试剂盒,具有快速、灵敏、操作简便等优势,可适用于现场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单增李斯特菌分子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RAA荧光法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引物、探针和试剂盒。
背景技术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简称“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常见的土壤中的腐生菌,革兰氏反应为阳性,且为兼性厌氧菌,是目前国际上确认的7种李斯特菌中唯一能引起人畜共患病的食源性致病菌,该菌属在食源性细菌中毒案例中占主要地位。被该菌感染后,血液内会出现单核细胞增多的现象,故将其命名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单增李斯特菌能产生一种溶血素性质的外毒素,对外界环境具有较强的耐受性,主要通过乳及乳制品、蔬菜、水产品、肉制品等传播,使人和动物患脑膜炎、脑炎、败血症、单核细胞增多及造成孕妇流产、死胎等疾病,病死率高达20%-30%。其中,病人及无症状携带者也可称为传染源。WTO已将其列为20世纪90年代食品中四大致病菌之一。
单增李斯特菌作为食品检测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公共卫生、口岸检疫和畜牧兽医上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方法包括传统的检测方法、免疫学检测以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等。传统的单增李斯特菌检测方法由于检测周期长、漏检率高、程序复杂、所需试剂繁多等缺点,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的检测要求,这不仅给检验部门带来沉重的负担,而且还使生产部门产品运转和仓储的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分子生物学方法如核酸探针技术、基因芯片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以及等温核酸技术中的LAMP法已经建立起来,且在沙门氏菌的检测上已得到较好的应用,大大缩短了检测的时间。应用探针技术可以在短期内处理大量样品,但其敏感性尚不够高、加之常常需要放射性标记,操作比较繁琐费时,因而限制了其应用。PCR技术如实时定量PCR、多重PCR以其高度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在单增李斯特菌检测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但是这些方法需要使用复杂的仪器和装备精良的实验室。LAMP方法克服了PCR技术需要昂贵的设备仪器等缺点,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判断简单等优点,已应用于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但是,LAMP技术要求多对引物且对靶基因的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RAA荧光法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引物、探针和试剂盒,具有快速、灵敏、操作简便等优势,可适用于现场检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RAA荧光法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引物,引物包括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所述上游引物序列为CTAGCTCATTTCACATCGTCCATCTATTTGC,所述下游引物序列为CAAGTGGTAAGTTCCGGTCATCAATTACCGTTC。
一种RAA荧光法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探针,所述探针序列为5’端序列/荧光报告基团/A/THF/淬灭基团/3’端序列,
其中:所述5’端的核苷酸序列为:CGTCCATCTATTTGCCWGGTAACGCRAGAAAT;
所述3’端的核苷酸序列为:TAATGTTTACGCYAAAG;
所述THF为1个碱基位置;所述荧光报告基团选自FAM、HEX、TET、JOE、VIC、ROX、Cy3或Cy5中的任一种;
所述淬灭基团选自TAMRA、Eclipse、BHQ1、BHQ2、BHQ3或DABCYL中的任一种。
优选的,所述探针的核苷酸序列为CGTCCATCTATTTGCCWGGTAACGCRAGAAATATTAATGTTTACGCYA AA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市畜产品和兽药饲料质量检测中心(石家庄市畜产品质量研究所),未经石家庄市畜产品和兽药饲料质量检测中心(石家庄市畜产品质量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82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