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式轮胎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9806.7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1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苏文力;刘前锋;薛海雷;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2 | 分类号: | G01M1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徐颖聪 |
地址: | 20012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轮胎 试验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式轮胎试验装置,包括两台间隔设置的驱动小车结构和连接于两台驱动小车结构之间的轮胎测试台,驱动小车结构带动轮胎测试台行驶;其中,轮胎测试台包括:测试平台结构,分别与两台驱动小车结构连接;承载结构,与测试平台结构连接,承载结构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待测试轮胎的转轴和安装于转轴上的六分力传感器;至少两个第一液压缸,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每一个第一液压缸均铰接于测试平台结构和承载结构之间。该装置能够模拟真实情况下待测试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路面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式轮胎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轮胎是交通运输工具的重要构件,主要作用是承受交通运输工具的重量,缓冲吸震并传递不同路面的各种作用力。轮胎在各种工况下受到的重力、驱动力、力矩、冲击力、侧向力和制动力等对交通工具的操作动力性、制动性、稳定性、平顺性、燃油经济性有着极大的影响,轮胎的设计参数和力学性能决定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因此对轮胎进行详细而全面的测试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外研制的室内轮胎试验台多是固定式。比如,MTS公司研制的Flat-TracCT Plus轮胎试验台是将轮胎固定在机身上,通过垂直油缸将轮胎压向不断平移的传输带从而实现轮胎的滚动,并分别通过机身上的圆柱状液压缸轴旋转而实现轮胎的侧偏以及通过沿着两个旋转轴承连线前后旋转实现侧倾。虽然固定式试验台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模拟轮胎在行驶过程中的部分特性,但是其无法模拟真实情况下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特性,获得的测试结果不够精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固定式轮胎试验台无法模拟真实情况下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特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移动式轮胎试验装置,包括:两台间隔设置的驱动小车结构和连接于两台驱动小车结构之间的轮胎测试台,驱动小车结构带动轮胎测试台行驶;其中,轮胎测试台包括:测试平台结构,分别与两台驱动小车结构连接;承载结构,与测试平台结构连接,承载结构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待测试轮胎的转轴和安装于转轴上的六分力传感器;至少两个第一液压缸,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每一个第一液压缸均铰接于测试平台结构和承载结构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测试轮胎安装于轮胎测试台的转轴上,通过驱动小车结构运动带动与其连接的轮胎测试台上的待测试轮胎也随之运动,从而能够模拟真实情况下待测试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特性。另外,在本方案中,还可以通过调整各个第一液压缸的伸缩比例,以使得能够模拟不同载重量下待测试轮胎在不同侧倾角度工况下的行驶情况,获得更精确的摩擦特性测试结果。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轮胎试验装置中,承载结构包括固定部和滑动部,固定部与滑动部滑动连接,各第一液压缸均铰接于固定部上;轮胎测试台还包括:横移电机、横移齿轮和横移齿条;横移齿条与滑动部相连,且横移齿条与横移齿轮相啮合;横移齿轮连接于横移电机的输出端,且横移齿轮与横移电机同轴设置;横移电机的转轴绕轴向转动以驱动横移齿轮并带动横移齿条沿水平方向移动,滑动部随横移齿条同步移动。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轮胎试验装置中,测试平台结构包括平台回转部和平台固定部,平台固定部分别与两台驱动小车结构连接;平台回转部转动连接于平台固定部上,能够围绕竖直方向旋转;
轮胎测试台还包括相互倾斜设置于同一水平面内的两个第二液压缸组,每个第二液压缸组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二液压缸,且各第二液压缸铰接于平台固定部与平台回转部之间;各组内的两个第二液压缸能够同时拉伸或压缩以实现平台回转部的侧偏。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轮胎试验装置中,轮胎测试台还包括筒体,筒体的一端与平台回转部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承载结构铰接;筒体的中心线与安装于承载结构上的待测试轮胎的中心线共线。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轮胎试验装置中,轮胎测试台还包括配重件,配重件沿竖直方向对称设置在平台固定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98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