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模组避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0574.7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8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山开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山开 |
主分类号: | H01M50/242 | 分类号: | H01M50/242;H01M50/249;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552;H01M10/659;B60H1/04;B60L50/64 |
代理公司: | 北京晋德允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3 | 代理人: | 刘立升 |
地址: | 256212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新能源 汽车 电池 模组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模组避震装置,包括:电池仓;电池仓的第一外壁设置有第一导热箱,电池仓的第二外壁设置有第二导热箱;第一导热箱背离电池模组的第三外壁设置有第一限位机构;第二导热箱背离电池模组的第四外壁设置有第二限位机构;第一导热箱和第二导热箱的出水口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一三通阀连接;第一导热箱和第二导热箱的入水口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二三通阀连接;连通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的管道的一部分设置在换热箱体内;车厢内设置有废热排放散热器,废热排放散热器的入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连接的管道一部分设置在换热箱体内。在有效利用新能源汽车蓄电池工作产生的废热时最大限度减小蓄电池的振动强度,提高其使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模组避震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现有的回收汽车废热的装置虽然能够部分吸收新能源的蓄电池在工作时产生的废热,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由于新能源汽车的蓄电池体量大,在新能源汽车行驶时,蓄电池会发生低频率的机械振动,此机械振动的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度虽然较低,但会造成蓄电池放电的不稳定,时间长了,蓄电池内部的元器件很可能会发生松脱导致故障,尤其是当新能源汽车行驶在颠簸的路面上时,在颠簸过程中蓄电池会与箱盖出现撞击,带来潜在危险,因此申请人对现有的新能源蓄电池的放置装置进行了技术改进,在更有效地利用蓄电池的废热,变废为宝的同时,有效地减小蓄电池的机械振动,以有效地延长其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说明书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模组避震装置,包括:
电池仓,所述电池仓用于容纳电池模组;
所述电池模组的第一外壁固定贴合设置有第一导热箱,所述电池模组的第二外壁固定贴合设置有第二导热箱;
所述第一导热箱背离所述电池模组的第三外壁和所述电池仓的第四内壁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限位机构;
所述第二导热箱背离所述电池模组的第五外壁和所述电池仓的第六内壁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二限位机构;
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和所述第二限位机构用于缓冲所述电池模组的振动;
所述第一导热箱和所述第二导热箱的出水口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一三通阀连接;
所述第一导热箱和所述第二导热箱的入水口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二三通阀连接;
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和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管道的一部分设置在换热箱体内,所述换热箱体内容纳有蓄热相变材料;
车厢内设置有废热排放散热器,所述废热排放散热器的入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连接的管道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换热箱体内。
优选的,所述蓄热相变材料为石蜡、石墨和活性炭制成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第五外壁的中间位置固定贴合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第六内壁的中间位置固定贴合设置有第二磁铁;
所述第一磁铁的正极和所述第二磁铁的正极相对设置,
或,
所述第一磁铁的负极和所述第二磁铁的负极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均为强力磁铁。
优选的,
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和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均为双滑块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山开,未经李山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05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