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催化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90752.6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65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吴金齐;王宇;谢灵杰;任倩;古林非;李高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B1/04 | 分类号: | C25B1/04;C25B11/091;C25B11/053;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催化 复合 电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电催化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化学沉积法在导电基底上负载第一过渡金属沸石咪唑类骨架材料,制得第一复合材料;所述第一过渡金属沸石咪唑类骨架材料中的过渡金属元素为锌;
采用化学沉积法在第一复合材料上负载第二过渡金属沸石咪唑类骨架材料,制得第二复合材料;所述第二过渡金属沸石咪唑类骨架材料中的过渡金属元素为钴、镍中的至少一种;
将所述第二复合材料浸泡于硫化物水溶液中,在20~35℃条件下进行预处理0.02~2h,而后洗涤、干燥,制得预处理复合材料;
将所述预处理复合材料和磷源置于封闭容器中,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退火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催化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物水溶液选自硫化钠水溶液、硫化钾水溶液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磷源选自次亚磷酸钠、红磷、白磷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催化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处理的温度为300~500℃。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催化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化学沉积法在导电基底上负载第一过渡金属沸石咪唑类骨架材料,包括:采用第一过渡金属盐和第一有机配体混合配制第一混合溶液;将导电基底浸泡于所述第一混合溶液中;所述第一过渡金属盐为锌盐;
采用化学沉积法在第一复合材料上负载第二过渡金属沸石咪唑类骨架材料,包括:采用第二过渡金属盐和第二有机配体混合配制第二混合溶液;将所述第一复合材料浸泡于所述第二混合溶液中;所述第二过渡金属盐选自钴盐、镍盐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催化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机配体和所述第二有机配体选自2-甲基咪唑、咪唑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催化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导电基底浸泡于所述第一混合溶液之前,先将所述导电基底进行清洗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催化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第一过渡金属盐和第一有机配体混合配制第一混合溶液,具体包括:将第一过渡金属盐溶于水中,制得第一过渡金属盐溶液;将第一有机配体溶于水中,制得第一有机配体溶液;将所述第一过渡金属盐溶液和所述第一有机配体溶液混合,制得第一混合溶液;
采用第二过渡金属盐和第二有机配体混合配制第二混合溶液,具体包括:将第二过渡金属盐溶于水中,制得第二过渡金属盐溶液;将第二有机配体溶于水中,制得第二有机配体溶液;将所述第二过渡金属盐溶液和所述第二有机配体溶液混合,制得第二混合溶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催化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基底选自泡沫镍、碳布、泡沫铜中的至少一种。
9.一种电催化复合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催化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得。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催化复合电极材料在电催化析氢反应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075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