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存储器及其形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94504.9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17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于业笑;刘忠明;方嘉;陈龙阳;武宏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10B12/00 | 分类号: | H10B12/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盈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4 | 代理人: | 孙佳胤;陈丽丽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存储器 及其 形成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存储器及其形成方法。所述半导体存储器的形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衬底,所述衬底包括存储区域以及位于所述存储区域外部的外围区域,所述存储区域具有多个位线接触部和多个电容接触部、所述外围区域具有外围栅极接触部和外围电路接触部;形成多条位线、并同时形成外围栅极;形成位线隔离层、并同时形成外围栅极隔离层;形成与所述电容接触部接触的第一电容导电层、并同时形成与所述外围电路接触部接触的第一外围导电层;于所述位线隔离层内形成第一空气隙、并同时于所述外围栅极隔离层内形成第二空气隙。本发明简化了半导体存储器的制造步骤,并极大的降低了位线和外围栅极的寄生电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导体存储器及其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动态随机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是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中常用的半导体结构,其由多个存储单元构成,每个存储单元通常包括晶体管和电容器。所述晶体管的栅极与字线电连接、源极与位线电连接、漏极与电容器电连接,字线上的字线电压能够控制晶体管的开启与关闭,从而通过位线能够读取存储在电容器中的数据信息,或者将数据信息写入到电容器中。
动态随机存储器的发展追求高速度、高集成密度、低功耗等。随着半导体器件结构尺寸的微缩,尤其是在关键尺寸小于20nm的DRAM制造过程中,位线的材质、形貌、尺寸以及电性能等各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更宽的带宽以保证绝缘性能良好、更低的介电常数以确保寄生电容小、耦合效应小,基于上述目的,各种各样的低介电常数材质被广泛的应用于半导体制造中。为了形成性能较佳的位线,当前是将存储区域的位线与外围区域的外围结构器件分开制造,所述外围结构包括外围栅极(peripheral gate)、外围电路peripheralcircuit)等,各自的制造步骤相当繁琐,制造成本较高,且制成之后的位线与逻辑门器件的性能也有待提高。
因此,如何简化半导体存储器的制造步骤,从而降低半导体存储器的制造成本,改善半导体存储器的性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存储器及其形成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半导体存储器制造步骤复杂、制造成本较高的问题,并改善半导体存储器的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存储器的形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衬底,所述衬底包括存储区域以及位于所述存储区域外部的外围区域,所述衬底内部具有位于所述存储区域的多个位线接触部和多个电容接触部、以及位于所述外围区域的外围栅极接触部和外围电路接触部;
于所述存储区域上方形成与多个所述位线接触部分别接触的多条位线、并同时于所述外围区域上方形成与所述外围栅极接触部接触的外围栅极;
形成至少覆盖于所述位线侧壁的位线隔离层、并同时形成至少覆盖于所述外围栅极侧壁的外围栅极隔离层;
于所述存储区域上方形成与所述电容接触部接触的第一电容导电层、并同时于所述外围区域上方形成与所述外围电路接触部接触的第一外围导电层,所述第一电容导电层填充满相邻所述位线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一外围导电层覆盖所述外围栅极隔离层的侧壁;
于所述位线隔离层内形成第一空气隙、并同时于所述外围栅极隔离层内形成第二空气隙。
可选的,于所述存储区域上方形成与多个所述位线接触部分别接触的多条位线、并同时于所述外围区域上方形成与所述外围栅极接触部接触的外围栅极的具体步骤包括:
形成位线材料层于所述衬底表面,所述位线材料层至少覆盖所述存储区域的所述位线接触部和所述外围区域的所述外围栅极接触部;
图案化所述位线材料层,于所述存储区域形成与所述位线接触部接触的位线、并同时于所述外围区域形成与所述外围栅极接触部接触的外围栅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45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