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可视化检测氨基甲酸酯类农残的荧光剂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1583.1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84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汤日元;黄卓斌;李丰;闵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汇标检测技术中心;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71/04 | 分类号: | C07D471/04;C09K11/0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雷月华 |
地址: | 51067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可视化 检测 氨基甲酸酯 类农残 荧光 方法 | ||
1.一种用于快速可视化检测氨基甲酸酯类农残的荧光剂,其特征在于,其为吡啶并吡嗪酮离子型化合物,化学结构式如下:
式(I)中的阴离子X是I、Br或Cl。
2.一种快速可视化检测氨基甲酸酯类农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0.2mL不同浓度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溶液分别与0.1mL乙酰胆碱酯酶溶液、0.5mL显色剂溶液、0.17mL去离子水混合,分别得到0.97mL不同浓度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混合溶液A,水浴15min;显色剂是指权利要求1所述的吡啶并吡嗪酮离子型化合物;
步骤2、在每份不同浓度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混合溶液A中分别加入0.03mL碘化硫代乙酰胆碱溶液得到含有不同浓度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乙酰胆碱酯酶、显色剂与碘化硫代乙酰胆碱的样品B,水浴反应5min;
步骤3、在430nm激发波长下测定每份样品B荧光光谱,将最大发射波长、最大发射光强分别与其对应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浓度进行线性拟合,可构建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检测的标准浓度曲线;
步骤4、通过365nm紫外波长照射观察每份样品B荧光颜色变化,判断体系荧光变色时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水溶液浓度,记作荧光突变阈值;
步骤5、对过滤后待测样品取样0.2mL与0.1mL乙酰胆碱酯酶溶液、0.5mL显色剂溶液、0.17mL去离子水混合,得到0.97mL混合溶液C,水浴15min;
步骤6、混合溶液C加入0.03mL碘化硫代乙酰胆碱溶液得到样品D,水浴反应5min;
步骤7、用荧光光谱仪在430nm激发波长下测定每份样品D荧光光谱,对照步骤3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检测的标准浓度曲线可得出农残浓度;在365nm紫外灯下观察样品D荧光,若样品荧光为绿色,则可判断溶液D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浓度超过阈值;若样品荧光为蓝色,则可判断溶液D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浓度低于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可视化检测氨基甲酸酯类农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为甲萘威、抗蚜威、异丙威、速灭威、残杀威、仲丁威、克百威、西维因、甜菜安、甜菜宁、丁硫克百威或丙硫克百威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可视化检测氨基甲酸酯类农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保存于去离子水中浓度为25ppm;
步骤1中所述的显色剂溶液保存于一定浓度pH=7的磷酸二氢钠-磷酸一氢钠缓冲溶液中,浓度为1μM~10mM;
步骤1中所述的乙酰胆碱酯酶溶液保存于一定浓度pH=7的磷酸二氢钠-磷酸一氢钠缓冲溶液中,浓度为0.05U/mL~20U/mL;
pH=7的磷酸二氢钠-磷酸一氢钠缓冲溶液浓度为0.1mM~1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可视化检测氨基甲酸酯类农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样品B中不同浓度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浓度分别为0、0.0000128ppm、0.000064ppm、0.00032ppm、0.0016ppm、0.008ppm、0.04ppm、0.2ppm、1ppm、5pp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可视化检测氨基甲酸酯类农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碘化硫代乙酰胆碱溶液存储于去离子水中,浓度为300μM~300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可视化检测氨基甲酸酯类农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待测样品为河水、湖水、自来水、或井水;
步骤5中所述的乙酰胆碱酯酶溶液的浓度为0.05U/mL~2U/mL;
步骤5中所述显色剂溶液的浓度为1μM~10mM。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可视化检测氨基甲酸酯类农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的碘化硫代乙酰胆碱溶液存储于去离子水中,浓度为300μM~3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汇标检测技术中心;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广州汇标检测技术中心;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158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