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可视化检测氨基甲酸酯类农残的荧光剂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1583.1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84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汤日元;黄卓斌;李丰;闵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汇标检测技术中心;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71/04 | 分类号: | C07D471/04;C09K11/0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雷月华 |
地址: | 51067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可视化 检测 氨基甲酸酯 类农残 荧光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视化检测氨基甲酸酯类农残的荧光剂与方法。所述荧光剂为吡啶并吡嗪酮离子型化合物,结构式如式(I)所示。所述荧光剂结合乙酰胆碱酯酶可以快速可视化检测氨基甲酸酯类农残。通过记录溶液荧光光谱、荧光强度可以求出配制样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浓度梯度曲线,最低检出限为0.064bpm;通过荧光颜色可以判断农药浓度是否超过一定阈值,可视化最低检出限为8.0bpm。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分析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可视化检测氨基甲酸酯类农残的荧光剂与方法。
背景技术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继高毒的有机氯、有机磷类农药之后发展起来的合成农药,该类农药具有选择性强,高效,广谱,对人畜低毒,且易分解和残留少的特点,因此,在农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虽然其毒性较有机氯、有机磷类农药低,但研究表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具有致突变、致畸和致癌作用,短时间内密切接触并误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会造成急性中毒,体内胆碱酯酶活性下降而引起的毒黄碱样,烟碱样和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氨基甲酸酯类农残的检测方法主要使用大型仪器如高效液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等。但是仪器价格昂贵,操作繁琐,不能满足日常食品安全高通量检测的需求,也无法满足偏远地区特别是农村的检测需求。酶抑制法如(GB/T 5009.199-2003)虽然得到了有效应有,但是这种方法存在易受色素影响,且需要分光光度计的辅助等缺点,后续有用荧光显色剂代替常规显色剂虽然能减少色素的影响,但是其方法只涉及荧光的强弱变化,需要荧光光谱仪的辅助才能判断氨基甲酸酯类农残的含量。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简单、快捷、灵敏、价格低廉、不受色素影响的可视化快速检测氨基甲酸酯农残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可视化检测氨基甲酸酯类农残的荧光剂(式I所示化合物)与方法。该方法不需要借助昂贵精密仪器检测,实验操作过程简单、快速,极大地降低了氨基甲酸酯类农残的检测成本。本发明发展的检测方法是一种具有运行成本低、试剂安全、检测快速、简便、选择性好、受色素影响小、检测限低、可视化等优点。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快速可视化检测氨基甲酸酯类农残的荧光剂,其为吡啶并吡嗪酮离子型化合物,化学结构式如下:
式(I)中的阴离子X可以是I、Br、Cl。
所述吡啶并吡嗪酮离子型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式所示,由化合物1与化合物2,在氯化镍的催化下,140℃下搅拌反应12~48小时得到化合物I,即所述吡啶并吡嗪酮离子型化合物。
上述荧光剂(吡啶并吡嗪酮离子型化合物)结合乙酰胆碱酯酶(AchE)作为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检测试剂。
提供一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检测方法,具体为: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检测的标准浓度曲线的构建,找出体系荧光变色时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水溶液浓度,对待测样品的检测:
步骤1、将0.2mL不同浓度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溶液分别与0.1mL乙酰胆碱酯酶(AchE)溶液、0.5mL显色剂溶液、0.17mL去离子水混合,分别得到0.97mL不同浓度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混合溶液A,水浴15min;显色剂是指式(I)所示的吡啶并吡嗪酮离子型化合物;
步骤2、在每份不同浓度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混合溶液A中分别加入0.03mL碘化硫代乙酰胆碱溶液得到含有不同浓度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一定浓度乙酰胆碱酯酶(AchE)、显色剂与碘化硫代乙酰胆碱的样品B,水浴反应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汇标检测技术中心;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广州汇标检测技术中心;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15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