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行走式捕虫车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4722.6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9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梁玉勇;程正新;张冰冰;王国庆;汤永萍;尹玉玲;叶艳英;金水凤;谢杰;周劲松;罗绍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M1/14 | 分类号: | A01M1/14;A01M29/22 |
代理公司: | 南昌贤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6 | 代理人: | 金一娴 |
地址: | 330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走 式捕虫车 | ||
1.一种行走式捕虫车,包括捕虫车主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虫车主体(10)包括底梁(11)、支撑梁(12)、滚轮(13)、推架(14),所述底梁(11)分别位于捕虫车主体(10)两侧,所述支撑梁(12)为拱形结构,设有若干根,其两端分别与两侧底梁(11)的内侧连接,所述滚轮(13)与底梁(11)的外侧连接,所述推架(14)与捕虫车主体(10)一端的支撑梁(12)的外侧连接,相邻两支撑梁(12)上均设置有捕虫板(15),所述捕虫板(15)与支撑梁(12)相适配并组成一个用于覆盖成垄农作物的拱形罩(16),所述捕虫板(15)与支撑梁(12)可拆卸连接,所述捕虫板(15)的内侧涂覆有捕虫胶(151),所述支撑梁(12)的内侧设置有若干扰动棒(17),所述扰动棒(17)用于当捕虫车主体(10)向前行进时横向击打农作物的茎秆并在其与农作物的茎秆脱离接触时自动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走式捕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12)上设置有插槽(121),所述底梁(11)中部的支撑梁(12)均为两两紧密连接成组分布,且其插槽(121)的开口反向设置,所述底梁(11)两端的支撑梁(12)上插槽(121)的开口均朝向中部支撑梁(12),所述捕虫板(15)的两侧嵌入相邻支撑梁(12)上的插槽(12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行走式捕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虫板(15)的四周边缘未涂覆有捕虫胶(151),且捕虫板(15)左右两侧未涂覆捕虫胶(151)的宽度大于等于插槽(121)的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行走式捕虫车,其特征在于,两根紧密连接的支撑梁(12)内侧设置有复位组件(18),所述复位组件(18)包括连接块(181)、固定轴(182)、复位弹簧(183),所述连接块(181)与紧密连接的支撑梁(12)内侧连接,所述连接块(181)具有一安装槽(184),所述扰动棒(17)的一端嵌入安装槽(184)内,所述固定轴(182)与安装槽(184)的上下两内壁连接并贯穿位于安装槽(184)内的扰动棒(17),所述扰动棒(17)能够绕固定轴(182)转动,所述复位弹簧(183)一端与安装槽(184)的侧壁连接,另一端与扰动棒(17)的侧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行走式捕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扰动棒(17)的长度小于扰动棒(17)所在支撑梁(12)内侧处的半径,所述扰动棒(17)在单组支撑梁(12)的内侧相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行走式捕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扰动棒(17)的长度大于所在支撑梁(12)内侧处的半径,小于所在支撑梁(12)内侧处的直径,所述扰动棒(17)在相邻的成组支撑梁(12)内侧相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走式捕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虫板(15)为亮色的塑料板,所述捕虫胶(151)为透明状胶水,两根紧密连接的支撑梁(12)内侧上设置有LED灯带(122),所述捕虫车主体(10)上设置有蓄电池(143),所述蓄电池(143)与LED灯带(122)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行走式捕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架(14)上设置有一横杆(141),所述横杆(141)上设置有支撑板(142),所述蓄电池(143)位于支撑板(142)上,所述支撑板(142)上设置有用于控制LED灯带(122)开关的开关面板(14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走式捕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梁(11)两端的支撑梁(12)侧端设置有用于将支撑梁(12)拱形结构部分封闭的挡板(19),所述挡板(19)下端到地面的距离与农作物的高度相适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走式捕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虫车主体(10)还包括侧架(20),所述侧架(20)位于拱形罩(16)的两侧下端,所述侧架(20)由若干横梁(21)和竖梁(22)组成,所述横梁(21)位于侧架(20)上下两端,所述竖梁(22)位于侧架(20)中部,其两端与横梁(21)连接,所述竖梁(22)与横梁(21)配合将侧架(20)分隔成用于放置捕虫板(15)的若干框架(23),所述捕虫板(15)与侧架(20)可拆卸连接,所述底梁(11)与下端的横梁(21)连接,所述扰动棒(17)设在竖梁(22)上,且扰动棒(17)可在竖梁(22)上下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未经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472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