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行走式捕虫车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4722.6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9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梁玉勇;程正新;张冰冰;王国庆;汤永萍;尹玉玲;叶艳英;金水凤;谢杰;周劲松;罗绍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M1/14 | 分类号: | A01M1/14;A01M29/22 |
代理公司: | 南昌贤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6 | 代理人: | 金一娴 |
地址: | 330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走 式捕虫车 | ||
本发明涉及农业捕虫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走式捕虫车,包括捕虫车主体,所述捕虫车主体包括底梁、支撑梁、滚轮、推架,所述底梁分别位于捕虫车主体两侧,所述支撑梁为拱形结构,设有若干根,其两端分别与两侧底梁的内侧连接,所述滚轮与底梁的外侧连接,所述推架与捕虫车主体一端的支撑梁的外侧连接,相邻两支撑梁上均设置有捕虫板,所述捕虫板与支撑梁相适配并组成一个用于覆盖成垄农作物的拱形罩,所述捕虫板与支撑梁可拆卸连接,所述捕虫板的内侧涂覆有捕虫胶,所述支撑梁的内侧设置有若干扰动棒,所述扰动棒用于当捕虫车主体向前行进时横向击打农作物的茎秆并在其与农作物的茎秆脱离接触时自动复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捕虫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走式捕虫车。
背景技术
随着食品安全日益受到广泛重视,农作物中的药物残留已经逐步成为影响农作物品质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对大面积农作物的除虫主要依赖药物除杀,导致大面积种作物药物残留居高不下。因此,采用物理除虫的方式应运而生,常规的为采用风力除虫,包括负压风力吸虫和高压水气结合喷虫两种方式。现有的捕虫装置通常带有电机设备,从而使得捕虫装置笨重,不易在田地间使用,而且电机设备耗电量大,容易受到电力问题的掣肘,其次,现有的驱虫方式容易对农作物本身造成损伤,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行走式捕虫车。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行走式捕虫车,包括捕虫车主体,所述捕虫车主体包括底梁、支撑梁、滚轮、推架,所述底梁分别位于捕虫车主体两侧,所述支撑梁为拱形结构,设有若干根,其两端分别与两侧底梁的内侧连接,所述滚轮与底梁的外侧连接,所述推架与捕虫车主体一端的支撑梁的外侧连接,相邻两支撑梁上均设置有捕虫板,所述捕虫板与支撑梁相适配并组成一个用于覆盖成垄农作物的拱形罩,所述捕虫板与支撑梁可拆卸连接,所述捕虫板的内侧涂覆有捕虫胶,所述支撑梁的内侧设置有若干扰动棒,所述扰动棒用于当捕虫车主体向前行进时横向击打农作物的茎秆并在其与农作物的茎秆脱离接触时自动复位。
优选的,所述支撑梁上设置有插槽,所述底梁中部的支撑梁均为两两紧密连接成组分布,且其插槽的开口反向设置,所述底梁两端的支撑梁上插槽的开口均朝向中部支撑梁,所述捕虫板的两侧嵌入相邻支撑梁上的插槽内。
优选的,所述捕虫板的四周边缘未涂覆有捕虫胶,且捕虫板左右两侧未涂覆捕虫胶的宽度大于等于插槽的深度。
优选的,两根紧密连接的支撑梁内侧设置有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包括连接块、固定轴、复位弹簧,所述连接块与紧密连接的支撑梁内侧连接,所述连接块具有一安装槽,所述扰动棒的一端嵌入安装槽内,所述固定轴与安装槽的上下两内壁连接并贯穿位于安装槽内的扰动棒,所述扰动棒能够绕固定轴转动,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安装槽的侧壁连接,另一端与扰动棒的侧壁连接。
优选的,所述扰动棒的长度小于扰动棒所在支撑梁内侧处的半径,所述扰动棒在单组支撑梁的内侧相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扰动棒的长度大于所在支撑梁内侧处的半径,小于所在支撑梁内侧处的直径,所述扰动棒在相邻的成组支撑梁内侧相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捕虫板为亮色的塑料板,所述捕虫胶为透明状胶水,两根紧密连接的支撑梁内侧上设置有LED灯带,所述捕虫车主体上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LED灯带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推架上设置有一横杆,所述横杆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蓄电池位于支撑板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控制LED灯带开关的开关面板。
优选的,所述底梁两端的支撑梁侧端设置有用于将支撑梁拱形结构部分封闭的挡板,所述挡板下端到地面的距离与农作物的高度相适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未经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47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