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根据汽车底盘高度自动升降的减速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6322.9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2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卢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玲海新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9/529 | 分类号: | E01F9/529;G08G1/017;E01F9/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根据 汽车底盘 高度 自动 升降 减速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减速带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根据汽车底盘高度自动升降的减速设备。一种根据汽车底盘高度自动升降的减速设备,包括设置在马路需要减速位置的基座,所述基座内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控制机构间通过绕线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基座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升降机构升降的控制机构,在马路上关于所述基座对称设置有用于识别车速及车辆底盘高度的摄像识别机构。本发明不仅可以识别行驶汽车的行驶速度及汽车的底盘高度,还能根据汽车的行驶速度及底盘高度自动控制减速带的高度,在达到减速效果的同时也能够减少过减速带对汽车造成的危害同时也能够避免颠簸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速带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根据汽车底盘高度自动升降的减速设备。
背景技术
汽车在过减速带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底盘高低不一而产生损伤,同时,汽车在过减速带的过程中往往由于减速带抗震性差,会产生强烈颠簸感,因此,非常有必要在路面设计一种能够针对行驶汽车速度及汽车底盘高速自动升降的减速带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根据汽车底盘高度自动升降的减速设备,不仅可以识别行驶汽车的行驶速度及汽车的底盘高度,还能根据汽车的行驶速度及底盘高度自动控制减速带的高度,在达到减速效果的同时也能够减少过减速带对汽车造成的危害同时也能够避免颠簸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根据汽车底盘高度自动升降的减速设备,包括设置在马路需要减速位置的基座,所述基座内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控制机构间通过绕线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基座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升降机构升降的控制机构,在马路上关于所述基座对称设置有用于识别车速及车辆底盘高度的摄像识别机构;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所述基座内设置有关于所述减速机构对称的滑动腔,所述滑动腔内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远离所述升降机构方向端壁间固定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滑块上铰接支板,所述支板末端通过所述支板轴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被所述摄像识别机构控制的减速控制机构及用于控制所述升降机构升降的。
作为优选,所述减速控制机构包括所述基座内固定设置有的电机,所述电机动力连接电机轴,所述电机轴内设置有锥齿轮腔,所述电机轴内壁关于电机轴截面所在圆心对称设置有铰接的五个,所述与所述电机轴内壁间固定设置有,所述锥齿轮腔内设置有与所述配合的从动轴。
作为优选,所述包括所述基座内设置有,所述从动轴在所述内固定设置有主动锥齿轮,所述远离所述从动轴一侧端壁上转动设置有线轮轴,所述线轮轴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主动锥齿轮啮合的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上固定设置有线轮。
作为优选,所述绕线机构包括所述支板靠近所述基座一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挡块,所述固定挡块上转动设置有缠绕杆,所述缠绕杆与所述固定挡块间固定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缠绕杆上固定设置有缠绕连接在所述线轮上的复位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摄像识别机构包括在马路上关于所述升降机构对称设置的测速装置和测高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压板轴与所述压板转动腔内内壁间固定设置有定位弹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能够根据行驶汽车的行驶速度及底盘高度自动控制减速带的高度,在达到减速效果的同时也能够减少过减速带对汽车造成的危害同时也能够避免颠簸感;2、能够对过往的自行车及电动车进行识别,使其无障碍通过减速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根据汽车底盘高度自动升降的减速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B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C-C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D-D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E-E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的F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玲海新贸易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玲海新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63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