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电叶片避雷系统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7921.2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14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巨娜;周杰;刘梅;刘广;张莉花;赵亚男;何占启;程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保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80/30 | 分类号: | F03D80/30;F03D80/00;F03D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蓝晓玉 |
地址: | 071051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片 避雷 系统 制作方法 | ||
1.一种风电叶片避雷系统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避雷主线(1)的各分支点位置连接避雷支线(2),形成组装避雷线,其中,分别对避雷主线(1)和避雷支线(2)进行裁切,避雷主线(1)的长度为L,偏差0~+100mm,避雷支线(2)的长度为l,偏差0~+10mm;剥除避雷主线(1)上各分支点位置处的绝缘皮(3)80~120mm;剥除避雷支线(2)两端的绝缘皮,待与避雷主线(1)相连的一端剥除约80~120mm,待与线鼻子(4)相连的一端剥除约40~60mm;将避雷支线(2)通过并线夹(5)压接至避雷主线(1)的各分支点位置处,并进行绝缘处理,避雷支线(2)的端头超出并线夹(5)的端部5~10mm,避雷支线(2)的另一端与线鼻子(4)压紧连接;
步骤二,完成后缘腹板结构层铺设后,在后缘腹板结构层上铺设组装避雷线;
步骤三,对避雷主线(1)上的各分支点位置处的避雷主线(1)和避雷支线(2)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
步骤四,在避雷主线(1)上铺设补强布(10);
步骤五,对后缘腹板结构层(7)中的避雷线穿出孔(13)进行预制处理;
步骤六,成型处理并清理;
步骤七,避雷支线(2)从避雷线穿出孔(13)内穿出后,组装腹板,完成风电叶片避雷系统与后缘腹板的一体制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叶片避雷系统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分支点位置处的避雷支线(2)的长度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叶片避雷系统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后缘腹板结构层包括多层玻纤布和芯材,将组装避雷线铺设在后缘腹板结构层宽度的中心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叶片避雷系统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在后缘腹板结构层(7)中的避雷线穿出孔(13)处铺设有多层通孔补强布(1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风电叶片避雷系统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在后缘腹板结构层(7)中的避雷线穿出孔(13)处预埋塑料管(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电叶片避雷系统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塑料管(11)的外径大于线鼻子(4)的直径,且塑料管(11)朝向叶尖倾斜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联合动力技术(保定)有限公司,未经国电联合动力技术(保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792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洁基站
- 下一篇:一种基于序列设计的无细胞体系线形模板降解抑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