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轮状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8701.1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8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兰霞;冷希岗;马兵;邓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9/385 | 分类号: | A61K39/385;A61K39/00;A61K39/39;A61K9/51;A61K31/704;A61K47/42;A61K47/65;A61P35/00;A61P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王勤思 |
地址: | 30011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轮 纳米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轮状纳米颗粒,是由单体分子自组装形成的球状结构,所述单体分子包括依次连接的疏水性佐剂分子、抗原、环境响应性连接分子和亲水性药物分子,所述疏水性佐剂分子分布于所述球状结构的内侧,所述亲水性药物分子分布于所述球形结构的外侧。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轮状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双轮状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肿瘤是目前影响人类健康与生命的重要难题之一,单一的治疗方法常常达不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为了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提高其生活质量,联合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趋势。但是目前肿瘤治疗多采用系统给药的方式,全身的毒副作用比较大。纳米载体,在给药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不仅可以增加药物在肿瘤局部的聚集,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同时降低全身的不良反应。尤其,在肿瘤联合治疗方面,纳米给药更可以实现不同疗法之间的协同治疗作用。
但是目前纳米载体多是采用纳米医用材料制备而成,纳米载体粒子尺寸小、比表面积大、表面态丰富、化学活性高,具有许多块体及普通粉末所没有的特殊性质,如有些无机纳米材料可能会造成细胞死亡、形态改变及染色体损伤,部分有机高分子纳米材料则存在降解和代谢困难等问题。因此传统的纳米载体材料具有潜在的安全性问题。而且,纳米载体的有限药物负载量及复杂的制备过程均限制了纳米载体药物的临床应用。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纳米载体药物安全性差、载药量低、制备过程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双轮状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双轮状纳米颗粒,是由单体分子自组装形成的球状结构,所述单体分子包括依次连接的疏水性佐剂分子、抗原、环境响应性连接分子和亲水性药物分子,所述疏水性佐剂分子分布于所述球状结构的内侧,所述亲水性药物分子分布于所述球状结构的外侧。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亲水性药物分子为化疗药物。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单体分子中的所述环境响应性连接分子为一个或多个。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同一单体分子中多个所述环境响应性连接分子为同一种类或不同种类。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境响应性连接分子选自基质金属蛋白酶响应性多肽、酶解α-乳白蛋白多肽、谷胱甘肽响应性分子、H2O2响应性分子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境响应性连接分子选自序列为ESWTKKSPSPEFSGMGPQGIAGQR的多肽分子。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疏水性佐剂分子选自脂质体佐剂、咪喹莫特、皂甙及维生素E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双轮装纳米颗粒中的所述单体分子的种类为一种或多种。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疏水性佐剂分子选自单磷脂酰A,所述抗原选自人前列腺特异膜抗原,所述环境响应性连接分子选自序列为ESWTKKSPSPEFSGMGPQGIAGQR的多肽分子,所述亲水性药物选自盐酸阿霉素。
一种所述的双轮状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抗原与环境响应性连接分子连接形成第一产物;
b、将所述第一产物与所述亲水性药物分子反应得到第二产物;
c、将所述第二产物与所述疏水性佐剂分子反应。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步骤b在20℃~30℃下搅拌进行,反应时间为20小时~28小时;步骤c在20℃~30℃下搅拌进行,反应时间为10小时~1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87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壁做接地处理的脉冲球囊
- 下一篇:一种防窃电智能分时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