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生物发酵碳源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8986.9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06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宋元达;张子晨;王秀文;吴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N1/22;C12N1/16;C12R1/645;C12R1/785 |
代理公司: | 山东三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08 | 代理人: | 高洋;牛继梅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 发酵 碳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食用菌红侧耳在制备微生物发酵碳源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侧耳为红侧耳(
2.一种微生物发酵碳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将保藏编号为CGMCC No. 21074的红侧耳菌的种子液接种在由富含木质纤维的植物材料制备的固体发酵培养基上进行发酵培养;发酵完成后进行干燥,破碎,加入柠檬酸缓冲液中,加入纤维素酶进行酶解;获得酶解液即为微生物发酵碳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微生物发酵碳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侧耳菌的种子液的生物量为5±0.5g/L;所述红侧耳菌的种子液的接种量为1mL/g。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微生物发酵碳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藏编号为CGMCC No. 21074的红侧耳菌种子液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保藏编号为CGMCC No. 21074的红侧耳菌接种于PDA平板上28 ℃恒温暗培养4天,切取边缘菌丝直径为0.5cm的菌片,按5mL每片的接种量接种到种子培养基,28℃ 150 r/min摇瓶暗培养6天;然后将培养后的菌丝球悬浮液打成均一的菌丝浆即为种子液。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微生物发酵碳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酶的添加量为0.2mL/g;所述纤维素酶的酶活性为43.2U/mL。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微生物发酵碳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为温度25~28℃,时间30d。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微生物发酵碳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解时间为20h。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微生物发酵碳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富含木质纤维的植物材料为植物纤维性农业废弃物;所述植物纤维性农业废弃物为玉米秸、水稻秸、小麦秸、花生壳、松树皮、栎树皮、葡萄籽中的至少一种。
9.权利要求8所述方法制备的微生物发酵碳源。
10.权利要求9所述微生物发酵碳源在微生物发酵培养基制备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898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