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生物发酵碳源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8986.9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06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宋元达;张子晨;王秀文;吴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N1/22;C12N1/16;C12R1/645;C12R1/785 |
代理公司: | 山东三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08 | 代理人: | 高洋;牛继梅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 发酵 碳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发酵碳源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新型微生物碳源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微生物发酵碳源是由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074的红侧耳菌发酵富含木质纤维的植物材料的固体培养基后,加入纤维素酶进行酶解获得的。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微生物发酵碳源具有较高的生物安全性;经发酵测试,真菌、酵母、藻类均可以在含该微生物发酵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且生物量显著优于葡萄糖碳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型微生物碳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微生物发酵碳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产出的价值非常低,秸秆的利用一直是伴随农业历来已久的问题,不予及时处理会带来耕地占用、病虫害传播等问题,由于含热能较大,直接焚烧处理还带来雾霾等更多环境问题。
木质纤维素结构复杂,其利用一直是各国的资源利用难题,预处理可改变天然纤维素的结构,破坏主要组份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之间的连接,去除半纤维素、木质素,有助于木质纤维素的高价值利用,但目前预处理技术不可避免的具有环境污染、高能耗、设备腐蚀等特点,且不具有生物安全性,不能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生物安全性较高的领域。
生物预处理是最具环境安全性的预处理方法,选择性去木质纤维素的真菌在木质素脱除上具有优势,能在去除木质素的同时很大程度保留有价值的组分。经生物预处理的秸秆酶解效率大幅提高,能应用于纤维素工业及发酵工程。
工业微生物发酵原料成本较高,有的发酵过程原料成本甚至占总生产成本的70%-85%,使用木质纤维素作为工业微生物的碳源,成本大幅降低,其经济效益更高,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食用菌红侧耳在制备微生物发酵碳源中的应用,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发酵碳源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发酵碳源及应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食用菌红侧耳在制备微生物发酵碳源中的应用,所述红侧耳为红侧耳(Pleurotusdjamor)RP,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074。
一种微生物发酵碳源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将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074的红侧耳菌的种子液接种在由富含木质纤维的植物材料制备的固体发酵培养基上进行发酵培养;发酵完成后进行干燥,破碎,加入柠檬酸缓冲液中,加入纤维素酶进行酶解;获得酶解液即为微生物发酵碳源。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种子液的接种量为1mL/g;种子液的生物量为5±0.5g/L;所述发酵温度为25~28℃,发酵时间为30d;纤维素酶的酶活性为43.2U/mL,纤维素酶的添加量为0.2mL/g,酶解时间为20h。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074的红侧耳菌种子液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074的红侧耳菌接种于PDA平板上28℃恒温暗培养4天,切取边缘菌丝直径为0.5cm的菌片,按5mL每片的接种量接种到种子培养基,28℃150r/min摇瓶暗培养6天;然后将培养后的菌丝球悬浮液打成均一的菌丝浆即为种子液。
所述富含木质纤维的植物材料为植物纤维性农业废弃物;优选的为玉米秸、水稻秸、小麦秸、花生壳、松树皮、栎树皮、葡萄籽中的至少一种。
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074的红侧耳菌RP具体是通过降解富含木质纤维的植物材料中的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来提高富含木质纤维的植物材料作为工业用微生物发酵碳源的可能;所述富含木质纤维的植物材料可以为植物纤维性农业废弃物,包括但不限于玉米秸、水稻秸、小麦秸、花生壳、松树皮、栎树皮、葡萄籽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89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