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叠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9999.8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82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赵凯;王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10/0583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林波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叠片装置。该叠片装置包括:供料机构、加热机构、转运机构和叠片机构。供料机构包括用于供给隔膜带料的第一供料组件,用于供给正极片的第二供料组件,以及用于供给负极片的第三供料组件;加热机构用于加热隔膜带料;转运机构包括两个转运机械手,两个转运机械手分别用于将正极片和负极片对应贴合在加热后的隔膜带料的两侧,以形成极片带料;叠片机构用于折叠极片带料。本发明避免了极片在隔膜带料上窜动,保证了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能够对齐,从而保证了电芯产品的合格率,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叠片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使用传统能源作为动力供给的汽车工业环境下,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能够减少对于环境的危害。锂离子设备技术是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技术。方形叠片的电池被广泛应用。热复合叠片方式由于叠片速度较快,成为了叠片技术发展的趋势。目前采用的热复合叠片装置中,先将正极片和负极片对应设置在隔膜带料两侧形成极片带料,再使用加热炉加热极片带料后,再采用辊压方式实现极片带料的复合,最后将极片带料呈Z型叠片形成电芯。通常在叠片装置上间隔设置两个压辊或传送带,将极片带料穿过上述间隔,同时两侧的压辊或传送带轮将极片带料夹紧实现正极片、负极片与隔膜带料的复合。使用压辊或传送带压合,在传送带或压辊滚动时与极片带料之间产生摩擦力,导致极片与隔膜带料之间发生窜动,导致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不能对齐等缺陷,降低了电芯产品的合格率,而且由于需要将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带料组成的极片带料加热,加热炉需要的温度较高尺寸较大,导致整个叠片装置的尺寸增大,增大了叠片装置占用的空间,且增加了能耗,提高了成本。
基于此,亟需一种叠片装置用来解决如上提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叠片装置,避免了极片在隔膜带料上窜动,保证了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能够对齐,从而保证了电芯产品的合格率。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叠片装置,包括:
供料机构,包括用于供给隔膜带料的第一供料组件,用于供给正极片的第二供料组件,以及用于供给负极片的第三供料组件;
加热机构,用于加热所述隔膜带料;
转运机构,包括正极转运机械手和负极转运机械手,所述正极转运机械手用于运送所述正极片并将所述正极片压合在加热后的所述隔膜带料的一侧,所述负极转运机械手用于运送所述负极片并将所述负极片正对所述正极片压合在加热后的所述隔膜带料的另一侧,以形成极片带料;
叠片机构,用于折叠所述极片带料。
作为一种叠片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叠片机构包括叠片机械手和叠片平台,所述叠片机械手能够夹紧所述极片带料上对应设置的一组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并带动所述极片带料折叠在所述叠片平台上。
作为一种叠片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机构包括第一加热辊和第二加热辊,所述隔膜带料依次绕设在所述第一加热辊和所述第二加热辊上。
作为一种叠片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正极转运机械手设置有正极吸盘,所述正极吸盘用于吸附所述正极片,所述负极转运机械手设置有负极吸盘,所述负极吸盘用于吸附所述负极片。
作为一种叠片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供料组件包括隔膜带料辊,所述隔膜带料辊用于供给所述隔膜带料。
作为一种叠片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供料组件包括正极带料辊和第一裁断刀,所述正极带料辊用于供给正极带料,所述第一裁断刀用于裁切所述正极带料以形成所述正极片。
作为一种叠片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供料组件包括负极带料辊和第二裁断刀,所述负极带料辊用于供给负极带料,所述第二裁断刀用于裁切所述负极带料以形成所述负极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99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