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扫地机器人与维护站的集成对位结构及对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10598.4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7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薄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享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1/24 | 分类号: | A47L11/24;A47L1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乐知新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4 | 代理人: | 刘婧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扫地 机器人 维护 集成 对位 结构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扫地机器人与维护站的集成对位结构及对位方法,对位结构包括第一接口部,其上设有第一集尘接口、第一进水接口、第一出水接口、第一充电部和第一定位部;第二接口部,其上具有第二集尘接口、第二进水接口、第二出水接口、第二充电部和第二定位部;第一接口部与第二接口部相互对接,以使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相连接以限制位置,第一集尘接口与第二集尘接口相连通以收集垃圾,第一进水接口与第二出水接口相连通以收集污水,第一出水接口与第二进水接口相连通以补充净水,第一充电部与第二充电部导电接触以对扫地机器人充电。利用该集成对位结构能够对扫地机器人进行全面维护,从而提高维护的便利性及生产组装的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扫地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扫地机器人与维护站的集成对位结构及对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动扫地机器人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利用自动扫地机器人能够节约清洁人力,并能够提高清洁效率。
当扫地机器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扫地机器人进行维护。然而,目前用于维护扫地机器人的基站大多只具备自动充电功能,无法对扫地机器人进行其他维护操作,需要用户自己倒垃圾、加水、清理毛发等,从而降低了对扫地机器人维护的便利性,用户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扫地机器人与维护站的集成对位结构及对位方法,以提高对扫地机器人维护的便利性。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扫地机器人与维护站的集成对位结构,包括:
第一接口部,设置于维护站上,所述第一接口部上设有第一集尘接口、第一进水接口、第一出水接口、第一充电部和第一定位部,且所述第一集尘接口用于与维护站的集尘组件管道连接,所述第一进水接口用于与维护站的净水组件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出水接口用于与维护站的污水组件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充电部用于与维护站的充电组件电连接;
第二接口部,设置于扫地机器人上,所述第二接口部上具有第二集尘接口、第二进水接口、第二出水接口、第二充电部和第二定位部,且所述第二集尘接口用于与扫地机器人的集尘腔连通,所述第二进水接口用于与扫地机器人的净水腔连通,所述第二出水接口用于与扫地机器人的污水腔连通,所述第二充电部用于与扫地机器人的内部电池电连接;
所述第一接口部与所述第二接口部相互对接或相互分离;所述第一接口部与所述第二接口部相互对接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相连接以限制所述第一接口部与所述第二接口部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一集尘接口与所述第二集尘接口相连通以收集所述集尘腔内的垃圾,所述第一进水接口与所述第二出水接口相连通以收集所述污水腔内的污水,所述第一出水接口与所述第二进水接口相连通以向所述净水腔补充净水,所述第一充电部与所述第二充电部导电接触以对所述扫地机器人充电。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均为磁铁且磁性相反,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能够磁性吸附或分离,以使所述第一接口部与所述第二接口部相互对接或相互分离。
优选的,还包括弹性胶体和软胶通道,所述弹性胶体连接在所述第一接口部与所述维护站之间,所述软胶通道连接在所述第一集尘接口与所述集尘组件之间,以使所述第一接口部能够相对于所述维护站弹性活动。
优选的,第一接口部上还设有红外信号发射装置,所述第二接口部上还设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能够接收所述红外信号发射装置发出的红外信号,以使扫地机器人能够根据所述红外信号沿设定路线向所述维护站靠拢。
优选的,所述第一充电部为弹性导电针,所述第二充电部为导电片,所述弹性导电针凸伸出所述第一接口部之外并可沿其轴向方向弹性伸缩,所述第二接口部与所述第一接口部相互对接的过程中,所述导电片能够逐渐压缩所述弹性导电针以与所述弹性导电针充分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享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享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05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结部件以及具备连结部件的牙套
- 下一篇:提高热装配对轴承间隙精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