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可靠板级扇出型SiC MOSFET封装结构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12986.6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8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樊嘉杰;钱弈晨;侯峰泽;刘盼;吕全亚;张国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常州佳讯光电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308 | 分类号: | G06F30/3308;G06F30/27;G06N3/00;G06N3/04;G06N3/08;G06F119/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王洁平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靠 板级扇出型 sic mosfet 封装 结构 优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可靠板级扇出型SiC MOSFET封装结构优化方法。本发明首先采用有限元仿真模拟计算出SiC MOSFET中重布线层(RDL)在稳态散热中的最大散热温度和温度循环作用下的最大应力,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仿真进行优化设计与分析,构建芯片的分布与散热温度和最大应力之间的神经网络训练数据集;接着利用蚁群算法进行迭代计算得到适应度值的进化曲线,其中适应度值由神经网络算法预测得到。从而找出散热与热应力最优情况下的芯片分布方式,以达到优化目的。本发明主要应用于功率模块封装可靠性优化场合,通过改善结构,降低SiC芯片结温和热应力,提高模块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率半导体模块封装及可靠性优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可靠板级扇出型SiC MOSFET封装结构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与Si芯片相比, SiC芯片可以用更小的体积实现更高耐压、更低损耗,给牵引变流系统和电力传输系统的研发设计带来更多便利。此外,SiC芯片具有更低的输出电容和栅电荷。这种高开关速度,低开关损耗,高开关频率,可以提高电源模块的功率密度和效率。在较高的温度下,Si IGBT的开关损耗会显著增加,而SiC MOSFET的开关损耗随温度变化不大。然而,目前SiC MOSFET在高温应用中的广泛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其中最重要的限制因素之一是其在高温/温变条件下的可靠性不确定性,因为功率半导体的寿命与其热分布密切相关。此外,随着温度量级的升高,长时间的热循环很容易加速焊丝剥离、焊料裂纹等磨损过程。因此,需要开发新的无引线等封装技术来推动电源模块的发展。而对于无引线封装的SiC MOSFET需要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嵌入式扇出型SiC MOSFET,提供一种基于蚁群神经网络算法的封装结构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操作便捷,能够实现对SiC MOSFET的散热温度以及其RDL层的最大热应力进行优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蚁群神经网络算法的SiC MOSFET封装结构优化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建立SiC MOSFET模块的三维模型,确定其基本结构与参数;SiC MOSFET模块上设置若干组散热通孔;SiC MOSFET模块包括阻焊层、重布线层RDL、固化预料层、基板和SiC芯片;SiC MOSFET模块的最外层是阻焊层,阻焊层通过重布线层RDL和固化预料层连接,SiC芯片分布在基板上,基板设置在两个固化预料层之间;
步骤二:根据建立好的模型,在基板上确定芯片分布的可行域,并计算其尺寸大小,同时得到蚁群神经网络算法的变量取值范围,确定蚁群神经网络算法的种群初始化参数;
步骤三:对于可行域内的芯片分布,进行实验设计,细分可行域,确定仿真次数与仿真顺序并确保实验设计的位置参数包含整个可行域且分布均匀细密;
步骤四:根据JEDEC标准确定温度循环仿真的环境参数与边界条件,再依据步骤三中的仿真顺序进行有限元仿真;
步骤五:构建芯片分布与散热温度和热应力的神经网络训练数据集,利用蚁群神经网络算法进行迭代得出最终使温度和应力达到最优的结果;其中,蚁群神经网络算法的具体过程如下:
(1)初始化算法的参数;
(2)随机产生蚂蚁初始位置,并计算其适应度函数值,将其设置为初始信息素,接着计算状态转移概率;
(3)进行蚁群的位置更新,具体步骤为:当状态转移概率小于转移概率常数时,进行局部搜索;反之,进行全局搜索,产生新的蚂蚁位置,并利用边界吸收方式进行边界条件处理,最后,将蚂蚁位置界定在取值范围内;
(4)利用神经网络算法预测新的蚂蚁位置的适应度值,从而判断蚂蚁是否移动,更新信息素;
(5)判断是否满足终止条件:若满足,则停止搜索,输出优化值;反之,继续迭代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常州佳讯光电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复旦大学;常州佳讯光电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29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