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眩目后视镜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16212.0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67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舒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亿咖通(湖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4 | 分类号: | B60R1/04;B60R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康正德 |
地址: | 430051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神***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眩目 后视镜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车载防眩目后视镜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目后视镜为电致变色后视镜,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本车的车前方光强信号和车后方光强信号;
对所述车前方光强信号进行校准得到实际车前方光强信号;
确定所述防眩目后视镜的当前状态;
根据所述防眩目后视镜的当前状态对所述车后方光强信号进行校准得到实际车后方光强信号;
根据所述实际车前方光强信号、所述实际车后方光强信号和所述防眩目后视镜的当前状态确定对所述防眩目后视镜的电压输出控制策略;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防眩目后视镜的当前状态对所述车后方光强信号进行校准得到实际车后方光强信号,包括:
当所述防眩目后视镜的当前状态为工作状态时,获取第一后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和第一后光强信号标定值数组,利用所述第一后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和所述第一后光强信号标定值数组根据分段线性法对所述车后方光强信号进行校准得到所述实际车后方光强信号;
当所述防眩目后视镜的当前状态为非工作状态时,获取第二后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和第二后光强信号标定值数组,利用所述第二后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和所述第二后光强信号标定值数组根据分段线性法对所述车后方光强信号进行校准得到所述实际车后方光强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车前方光强信号进行校准得到实际车前方光强信号包括:
获取前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和前光强信号标定值数组;
利用所述前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和所述前光强信号标定值数组根据分段线性法对所述车前方光强信号进行校准得到所述实际车前方光强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前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和所述前光强信号标定值数组根据分段线性法对所述车前方光强信号进行校准得到所述实际车前方光强信号还包括:
在所述前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限定的多个前光强信号标准区间中确定所述车前方光强信号所属的目标前光强信号标准区间;
在所述前光强信号标定值数组限定的多个前光强信号标定区间中确定所述车前方光强信号所属的目标前光强信号标定区间;
利用所述目标前光强信号标准区间和所述目标前光强信号标定区间两端的端点值根据分段线性法对所述车前方光强信号进行校准得到所述实际车前方光强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实际车前方光强信号、所述实际车后方光强信号和所述防眩目后视镜的当前状态确定对所述防眩目后视镜的电压输出控制策略还包括:
在所述防眩目后视镜的当前状态为工作状态下,判断所述实际车前方光强信号是否小于第一前光强信号阈值;
若所述实际车前方光强信号小于所述第一前光强信号阈值,则确定所述电压输出控制策略为不向所述防眩目后视镜输出电压并控制所述防眩目后视镜进行放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实际车前方光强信号是否小于第一前光强信号阈值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实际车前方光强信号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前光强信号阈值,判断所述实际车前方光强信号是否小于第二前光强信号阈值;
若所述实际车前方光强信号小于所述第二前光强信号阈值,判断所述实际车后方光强信号是否小于第一后光强信号阈值;
若所述实际车后方光强信号小于所述第一后光强信号阈值,则确定所述电压输出控制策略为不向所述防眩目后视镜输出电压;
若所述实际车后方光强信号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后光强信号阈值,则判断所述实际车后方光强信号是否小于第二后光强信号阈值;
若所述实际车后方光强信号小于所述第二后光强信号阈值,则确定所述电压输出控制策略为向所述防眩目后视镜输出第一电压;
若所述实际车后方光强信号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后光强信号阈值,则确定所述电压输出控制策略为向所述防眩目后视镜输出第二电压,所述第一电压大于所述第二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亿咖通(湖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亿咖通(湖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621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