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洞口施工用支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18643.0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35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郭锋锋;刘解放;张永杰;孙卫松;黄思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E21D19/04 | 分类号: | E21D19/04;E21F1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区利泽***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洞口 施工 支护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洞口施工用支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属于隧道洞口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隧道洞口施工用支护装置,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套筒,所述套筒的一侧内壁滑动连接有升降杆,升降杆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升降杆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两个升降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半圆形支护板,半圆形支护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本发明结构紧凑,通过正反转电机的正反转便可以实现整个装置的升降功能,在拆卸时,也只需旋出螺栓,用手横向拉动第二拉板即可,快速方便,省时省力,凸块的设置,可以适应于不同坡度的洞口,适用范围广,并且设置有警报组件,极大程度的保护了施工人员的安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洞口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隧道洞口施工用支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隧道洞门,其作用为保持洞口仰坡和路堑边坡的稳定;汇集和排除地面水流;便于进行建筑施工处理。隧道洞门的主要形式有:1、环框式洞门。将衬砌略伸出洞外,增大其厚度,形成洞口环框,适用于洞口石质坚硬、地形陡峻而无排水要求的场合。2、端墙式洞门。适用于地形开阔、地层基本稳定的洞口;其作用在于支护洞口仰坡,并将仰坡水流汇集排出。3、翼墙式洞门。在端墙的侧面加设翼墙而成,用以支撑端墙和保护路堑边坡的稳定,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差的洞口;翼墙顶面和仰坡的延长面一致,其上设置水沟,将仰坡和洞顶汇集的地表水排入路堑边沟内。此外,当地形较陡,地质条件较差,且设置翼墙式洞门又受地形条件限制时,可在端墙中设置柱墩,以增加端墙的稳定性,这种洞门称为柱式洞门。它比较美观,适用于城郊、风景区或长大隧道的洞口。在傍山地区,为了降低仰坡的开挖高度,减少土石方开挖量,可将端墙顶部作成与地表坡度相适应的台阶状,称为台阶式洞门。
在隧道洞口施工时需要用到支护装置,但是现有的支护装置并不能很好的与隧道的洞口贴合,所以支护效果不理想,并且由于隧道的顶部会有一定的斜坡,是不平整的,所以现有的支护装置与洞口顶部的有效接触面较小,会降低支护的效果,并且不具有对落石进行防护的功能,在发生落石时,不能及时警报,安全系数较低,所以我们提出一种隧道洞口施工用支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用以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隧道洞口施工用支护装置不能适应于不同坡度的洞口,适用范围窄的问题,提供一种隧道洞口施工用支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隧道洞口施工用支护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套筒,所述套筒的一侧内壁滑动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升降杆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两个所述升降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半圆形支护板,所述半圆形支护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使第一固定板升降的升降组件,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筒,所述转筒的外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升降组件的驱动组件,所述半圆形支护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强板,所述半圆形支护板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适配洞口的调节组件,所述半圆形支护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用于发出危险信息的警报组件。
进一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开设在升降杆一侧的多个卡槽和多个滑动连接在套筒一侧的卡块,所述卡块与卡槽相卡合,所述卡块的一端贯穿套筒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拉板,所述卡块的外壁固定套设有套板,所述套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多个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二拉板,所述套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个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侧与第二拉板的一侧相抵触,多个所述卡块均贯穿第二拉板,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卡块上,所述第二拉板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个螺栓,所述螺栓与限位杆螺纹连接,用于保证升降杆不会轻易下落,进而提升装置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86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