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术巾单自动识别灭菌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20677.3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80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高春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L2/24 | 分类号: | A61L2/24;A61L2/18;G06T5/00;G06T7/6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戚星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术 自动识别 灭菌 平台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术巾单自动识别灭菌平台,包括:现场抽取机构,用于抽取最近刚清洗完毕的手术巾单,并将抽取的手术巾单平铺在所述巾单灭菌机构的下方,手术巾单存在多种不同尺寸,所述现场抽取机构包括抽取机械手臂、定位设备和抽取电机;巾单灭菌机构,用于放置平铺状态的最近刚清洗完毕的手术巾单,并基于接收到的实体平展面积实现对所述最近刚清洗完毕的手术巾单的灭菌喷剂的定量喷射;面积提取机构,用于确定最近刚清洗完毕的手术巾单的实体平展面积。通过本发明,能够采用自动化机电结构和智能化消毒灭菌结构完成对不同尺寸的手术巾单的批量消毒杀菌处理的电子化改造,从而提升了手术巾单消毒杀菌的智能化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消毒设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术巾单自动识别灭菌平台。
背景技术
消毒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通常用化学的方法来达到消毒的作用。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叫做消毒剂。灭菌是指把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在内)全部杀死的方法,通常用物理方法来达到灭菌的目的。防腐是指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用于防腐的化学药物叫做防腐剂。无菌,不含活菌的意思,是灭菌的结果。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物体的操作技术称为无菌操作。而在医院环境中,消毒杀菌是必须要做的处理环节,尤其是针对各种手术用品,例如手术巾单。
当前,由于手术类型不同,以及不同手术阶段的需求不同,医院存在大量不同尺寸的手术巾单需要批量执行消毒灭菌处理,人工分类的模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不同尺寸的手术巾单的依次消毒灭菌处理,然而这种模式过于繁琐复杂,且耗时耗力,无法满足医院的快速消毒灭菌的要求,同时,人工分类的模式中需要人员密切接触各种不同类型的手术巾单,容易对分类人员的健康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领域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术巾单自动识别灭菌平台,能够采用自动化机电结构完成不同尺寸的手术巾单的依次抽取和传递,同时采用智能化消毒灭菌结构以基于识别的当前手术巾单尺寸解析相应的完成所述手术巾单杀菌需要的杀菌剂量,并进而执行相应的消毒杀菌处理,从而完成了对人工操作模式的电子化改造。
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备以下两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
(1)引入包括抽取机械手臂、定位设备和抽取电机的针对性设计的现场抽取机构,完成最近刚清洗完毕的手术巾单到巾单灭菌机构的下方的转移,从而为多个手术巾单的连续自动化灭菌处理提供硬件资源;
(2)引入针对性设计的智能识别机制对最近刚清洗完毕的手术巾单的尺寸进行识别,并基于识别的尺寸解析相应的完成所述手术巾单杀菌需要的杀菌剂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手术巾单自动识别灭菌平台,所述平台包括:
现场抽取机构,用于抽取最近刚清洗完毕的手术巾单,并将抽取的手术巾单平铺在所述巾单灭菌机构的下方,手术巾单存在多种不同尺寸,所述现场抽取机构包括抽取机械手臂、定位设备和抽取电机,所述抽取电机设置在所述机械手臂的尾端且与所述定位设备连接,用于基于定位设备对最近刚清洗完毕的手术巾单的定位数据以及所述巾单灭菌机构的下方的定位数据完成对所述机械手臂到最近刚清洗完毕的手术巾单以及所述巾单灭菌机构的下方的分时驱动;
巾单灭菌机构,用于放置平铺状态的最近刚清洗完毕的手术巾单,并基于接收到的实体平展面积实现对所述最近刚清洗完毕的手术巾单的灭菌喷剂的定量喷射;
微型摄像机构,设置在所述巾单灭菌机构的灭菌喷头附近,用于对平铺状态的最近刚清洗完毕的手术巾单所在场景执行摄像动作,以获得对应的灭菌场景画面,所述微型摄像机构与所述巾单灭菌机构的灭菌存放平板的垂直间距固定;
实时校正设备,与所述微型摄像机构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灭菌场景画面执行伽马校正操作,以获得校正操作画面;
信号增强设备,与所述实时校正设备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校正操作画面执行应用指数变换的画面内容的增强操作,以获得对应的变换增强画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06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干扰模拟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三维模型数据的室内外融合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