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多组件建模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23133.2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3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黄韬;魏亮;檀朝红;陈俊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6/36 | 分类号: | G06F16/36;G06F16/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蒋真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知识 图谱 组件 建模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多组件建模方法,包括:业务逻辑识别过程;业务组件标注过程;业务组件匹配过程;业务模型调优过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多组件建模系统,包括:业务知识处理模块;业务组件信息管理模块;业务组件匹配模块;业务模型管理模块。本发明可充分利用已有的行业内、企业内的业务说明文件,通过知识图谱学习过程,降低业务知识的形成对人的依赖,间接提升了业务模型的构建效率;通过知识图谱与业务组件的匹配,间接实现了业务模型的构建,将业务知识直接转换为用户的生成力;业务模型通过人工干预或实验验证的方法,可持续提升业务模型的准确性;提升了发现未知业务模型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APP建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多组件建模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工业APP是一种承载工业技术知识、经验与规律的形式化工业应用程序,是工业技术软件化的主要成果。为了解决特定问题、满足特定需要而将工业领域的各种流程、方法、数据、信息、规律、经验、知识等工业技术要素,通过数据建模与分析、结构化整理、系统性抽象提炼,并基于统一的标准,将这些工业技术要素封装固化后所形成的一种可高效重用和广泛传播的工业应用程序。本质上是一种与原宿主解耦的工业技术经验、规律与知识的沉淀、转化和应用的载体。业务组件是一个企业中基本的、唯一的、不会重复的构造块,代表了一系列的业务活动,是构建专业化企业的功能模块。
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中需要产出市场需求文档,然后根据市场需求文档画出产品原型图并输出产品需求文档。仅仅明确需求就去构造产品原型会不清晰,中间需要做很多的过渡工作,这些工作不像明确需求与建立原型那样被广泛提及,它们并没有一套明确的方法论。需求到原型存在“断层”,而需求到原型之间的过渡体尚没有明确的概念,如何在需求与原型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从而顺畅输出产品原型是工业APP所面临的一个困难。工业APP模型的形成,先从需求出发,分析APP的实体与实体关系的方法进行建模,形成一个全局感知,人脑只能形成一个提纲挈领的模型。建模过程是逐步深化的过程,在工业APP设计时需要落实各个细节,从顶层设计开始,逐步分析系统的实体与实体关系,最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去组织构建工业APP原型。随着工业APP构建过程的逐步深化,如何快速且准确地分析系统的实体与实体关系,成为工业APP构建的一个难题。
知识图谱是一种规模非常大的语义网络系统,它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描述真实世界里实体或概念之间的关联关系。通过大量的数据收集,整理成机器能处理的知识库,实现可视化的展示。知识图谱可以用来分析工业APP实体或概念之间关系,通过知识建模、关系抽取、图存储、关系推理、实体融合、决策分析等功能。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手段,做好与已有知识管理系统、设计平台、生产平台、保障平台的集成接入,面向不同产业、领域、地区、企业、产品、项目、制造阶段和个人等开发个性化工业APP,实现知识的互联互通。
知识图谱也有其问题:
1)知识图谱比较依赖大量的结构化数据,需要一个庞大的数据网;
2)依赖实体识别的准确性:实体识别的准确性是最后能否解决用户问题的基础;
3)构建知识库遍历的逻辑:如何构建清晰的遍历逻辑,能快速搜索到需要的信息;
4)实体的歧义性问题:相同实体可能在不同的场景下,其含义可能会不一样。将知识图谱用于工业APP构建,提升工业APP建模的准确性和效率,需规避知识图谱的问题。
在知识生成过程中,知识由实体1,关系,实体2或实体,属性,属性值来表示。在工业APP建模中,实体1对应操作对象,实体2对应被操作对象,关系对应业务组件模型(即业务功能),属性对应于实体的特征描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基于知识图谱构建业务逻辑模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多组件建模方法和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未经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31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统计告警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便携式等离子切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