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提取高质量DNA的试剂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26511.2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6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杨悦;李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0 | 分类号: | C12N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张雪 |
地址: | 271018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提取 质量 dna 试剂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提取高质量DNA的试剂及方法,所述试剂包括:1)提取缓冲液:2%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100mM、pH8.0Tris‑HCl,20mM、pH8.0乙二胺四乙酸,1.4M NaCl和2%β‑巯基乙醇;2)终浓度为3.5mg/mL的RNA水解酶A;3)抽提剂,酚:氯仿:异戊醇体积比为25:24:1。利用上述试剂优化DNA纯化步骤,可以快速提取富含色素及多糖的霉菌中的DNA,该方法不仅经济、方便,能够在三个小时之内完成全部操作步骤,提取的DNA片段完整、得率高,几乎无降解,纯度好,无杂蛋白及RNA污染,完全能够满足全基因组测序的要求,为丝状真菌的基因组学研究奠定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快速提取高质量DNA的试剂及方法。
背景技术
红曲霉(Monascus spp.),其是广泛应用于东南亚地区的一种传统的食用和药用微生物。由于红曲霉能分泌产生天然色素、莫那可林类(monaeolins)物质、氨基丁酸(GABA)等多种有益的次级代谢产物,被广泛用于食品着色剂、食品发酵剂和保健食品的生产。尤其是近年来天然色素能够代替肉制品工业及腐乳生产中的发色剂,安全性高,由此带来的巨大应用前景,引起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但是在红曲霉的发酵过程中,一种真菌毒素-桔霉素常常伴随产生,这成为红曲霉产品在食品及其他行业广泛应用的瓶颈之一。迄今为止,有关红曲霉次级代谢途径的分子生物学信息少之甚少,因此通过红曲霉的全基因组测序工程全面了解和研究红曲霉的次级代谢途径及其调控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由于红曲霉发酵产生色素及其他次级代谢产物,这严重的阻碍了人们从其菌丝体中提取出高浓度、高纯度的基因组DNA用于全基因组测序。目前已有许多公开发表的适用于真菌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及专业提取试剂盒,但是利用这些方法提取得到的DNA无论从浓度还是纯度方面都无法满足第二代DNA测序平台的要求,而且这些传统的提取方法,繁琐复杂、成本较高、提取时间长,因此迫切要求发展简便、快速、高效的基因组DNA提取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提取高质量DNA的试剂及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提取试剂及其步骤的优化,可以从富含色素及多糖的真菌中快速提取高质量基因组DNA,该方法在相对较短的时间提取出高浓度、高纯度的基因组DNA,技术简便,高效经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一种快速提取高质量DNA的试剂,包括:
1)提取缓冲液,其包括:2%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100mM、pH8.0 Tris-HCl,20mM、pH8.0乙二胺四乙酸,1.4M NaCl和2%β-巯基乙醇;
2)终浓度为3.5mg/mL的RNA水解酶A;
3)抽提剂,包括酚、氯仿和异戊醇的混合液,所述混合液中酚:氯仿:异戊醇体积比为25:24: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快速提取高质量DNA的方法,包括利用所述的试剂提取真菌中DNA的步骤。
优选的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收集真菌菌丝体,并进行预处理后,在液氮环境中研磨成粉末;
步骤2:将粉末加入预热的提取缓冲液中,混合均匀,再于65℃水浴保温20-30min,期间每隔5-10min颠倒混匀一次;所述提取缓冲液包括:2%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100mM、pH8.0 Tris-HCl,20mM、pH8.0乙二胺四乙酸,1.4M NaCl和2%β-巯基乙醇;
步骤3:步骤2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等体积抽提剂进行抽提,混合均匀,之后再离心,弃沉淀取上清液;所述抽提剂为酚:氯仿:异戊醇体积比为25:24:1的混合液;
步骤4:向步骤3所得上清液中加入终浓度为3.5mg/mL的RNA水解酶A,高温消化以去除RN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65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