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型扑翼飞行器动力测试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28861.2 | 申请日: | 2021-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01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李西锋;修学强;韩佳;李智;郑喜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4F5/60 | 分类号: | B64F5/60;B64C3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汇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4 | 代理人: | 彭琼 |
地址: | 7103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飞行器 动力 测试 平台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型扑翼飞行器动力测试平台,包括平台板和固定设置在平台板上的两个支撑座,两个支撑座之间活动连接有测试腔,测试腔活动连接有测试架,测试架上活动连接有用于微型扑翼飞行器机体夹持固定的夹具,平台板上还固定有倒U型架,在倒U型架上活动连接有影像采集座,影像采集座内活动连接有影像采集头,本发明通过在平台板上利用两个支撑座活动连接有测试腔,当与底板之间通过万向节连接的支杆受到外界的力的作用后,将外界压力通过反作用力的作用传送至压力测试板上,即可通过压力测试板完成作用在支杆上的外界力的作用,即可完成微型扑翼飞行器动力测试过程中竖向拉升动力和横移动力的测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扑翼飞行器动力测试平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扑翼飞行器动力测试平台。
背景技术
扑翼飞行器是指像鸟一样通过机翼主动运动产生升力和前行力的飞行器,又称振翼机。其特征是机翼主动运动;靠机翼拍打空气的反力作为升力及前行力;通过机翼及尾翼的位置改变进行机动飞行。而微型扑翼飞行是微机电系统集成技术的产物,在微型飞行器上应用的微型摄像机、微型通讯系统等,都需要MEMS技术的支持,以减少体积和重量,其飞行器的动力也需要进行综合测试。
现有的微型扑翼飞行器在其动力测试过程中,对竖向拉升动力和横移动力测试较为麻烦,其相互之间测试是独立进行,使得测试用平台的利用率不够,影响动力测试的高效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微型扑翼飞行器动力测试平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型扑翼飞行器动力测试平台,包括平台板和固定设置在平台板上的两个支撑座,两个所述支撑座之间活动连接有测试腔,所述测试腔活动连接有测试架,所述测试架上活动连接有用于微型扑翼飞行器机体夹持固定的夹具,所述平台板上还固定有倒U型架,在所述倒U型架上活动连接有影像采集座,所述影像采集座内活动连接有影像采集头。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中间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测试腔的外侧分别与两个支撑座的转轴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上还在靠近转轴外周的位置螺纹连接有多个螺纹销,所述螺纹销的内侧端抵在测试腔的外侧,在螺纹销的作用下完成测试腔与支撑座之间的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测试腔包括外腔体、下支撑块、上支撑块、压力测试板和电磁铁,所述外腔体为矩形腔,在外腔体的内底面固定有下支撑块,所述下支撑块上固定有四个电磁铁,在外腔体的内顶面固定有上支撑块,所述上支撑块的底面固定有四个压力测试板,在下支撑块和上支撑块之间形成中间腔,所述测试架的底部活动连接在中空腔内。
优选的,所述测试架包括底板、万向节、支杆、U型杆和夹具,所述底板套接在测试腔内的中间腔内,所述底板上固定有万向节,所述支杆套接在上支撑块中间,且所述支杆的底端转动连接在万向节内,所述支杆的顶端固定有U型杆,所述U型杆内转动连接有夹具。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面固定有四个铁片,所述铁片与电磁铁相互配合使用。
优选的,所述影像采集座由弧形筒和连接板组成,所述弧形筒套接在倒U型架的弧形段外侧,所述连接板固定在弧形筒的内弧面上,所述连接板内固定有云台,所述影像采集头与云台之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弧形筒的外侧边上固定有两个辅助轮机构,所述辅助轮机构内侧端活动连接有辅助轮,所述倒U型架的外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辅助轮滑动连接在限位槽内。
优选的,所述辅助轮机构包括套筒、减震弹簧、连杆和辅助轮,所述套筒固定在弧所述辅助轮机构包括套筒、减震弹簧、连杆和辅助轮,所述套筒固定在弧形筒上,所述套筒内固定有减震弹簧,所述套筒靠近倒U型架的一端套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内侧端固定在减震弹簧的另一端,所述辅助轮转动连接在连杆的另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88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麦冬摘果机
- 下一篇:一种杨柳田头菇菌株及其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