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材料基散热模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0546.3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8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池波;朱艳芳;徐云;荣晓鹏;曹小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舒城县东超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B22F3/14;B22F3/24;B22F5/00;B22F7/04;B82Y30/00;B82Y40/00;C23C14/16;C23C14/35;C23C30/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元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9 | 代理人: | 司志红 |
地址: | 231323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材料 散热 模组 | ||
1.一种纳米材料基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由多片散热鳍片平行且间隔地排列而形成的纳米材料基散热鳍片组件,所述散热鳍片包括纳米复合材料制成的基层、中间结合层和包覆于中间结合层外的金属镀层;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制成的基层是由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制成:纳米铜粉10-20份、纳米金刚石粉15-20份、硼烯2-5份、石墨粉30-40份;所述中间结合层包括:纳米铜粉20-30份、聚偕胺肟功能化的超支化纳米金刚石3-6份、氨基封端超支化聚酰胺0.5-1.5份、石墨粉20-3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材料基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铜粉的粒径为300-500n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材料基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金刚石粉的粒径为500-800n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材料基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粉选自天然鳞片石墨、人造热解石墨、酸化石墨、膨胀石墨、柔性石墨、多孔石墨中的一种或几种研磨成的粉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米材料基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粉为1-120μ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材料基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镀层为铜镀;所述金属镀层的厚度为5-15μm。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纳米材料基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热压烧结工艺制备纳米复合材料制成的基层;
通过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中间结合层;
在中间结合层表面镀上金属层,得到散热鳍片成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纳米材料基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步骤ⅰ)中所述热压烧结工艺具体为:将纳米复合材料制成的基层各组分按重量份混合均匀后,置于模具之中,再在真空下,加热到280~330℃,在压力为110~200MPa下保持1~2h。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纳米材料基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步骤ⅱ)中所述热压烧结工艺具体为:将中间结合层各组分按重量份混合均匀后得到分散质,然后将分散质加入到有机溶剂中,混合均匀后得到分散液,再将纳米复合材料制成的基层加入分散液中,后在70-100℃烘箱中烘干20-45分钟,置于模具之中,在真空下,加热到270~320℃,在压力为100~180MPa下保持30~50min;所述分散质、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20-40);所述有机溶剂为二甲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两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纳米材料基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镀上金属层的方法为磁控溅射法,在进行磁控溅射前,还包括对对镀件的清洗、干燥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舒城县东超五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舒城县东超五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054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移动终端的车道偏离预警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动修剪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