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致化学发光效应的亚砷酸根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5373.4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25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梁汝萍;罗秋霞;邱建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48 | 分类号: | G01N27/48;G01N21/64;G01N21/76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石红丽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化学 发光 效应 酸根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石墨烯量子点增强吡啶铱电致化学发光效应的亚砷酸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由玻碳电极作为工作电极、铂丝为对电极、Ag/AgCl电极为参比电极构成三电极系统;
S2:将三电极系统置于含石墨烯量子点、吡啶铱和不同浓度的亚砷酸根离子的磷酸缓冲液中,通过电化学发光分析系统测试工作电极在-2.4V~+0.2V电位范围内的阴极电致化学发光信号;
S3:吡啶铱的阴极电致化学信号强度与亚砷酸根离子浓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据此构建基于石墨烯量子点增强吡啶铱电致化学发光效应的亚砷酸根离子的检测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石墨烯量子点增强吡啶铱电致化学发光效应的亚砷酸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1所述玻碳电极使用前还需依次用1.0μm、0.3μm和0.05μm的氧化铝悬浊液打磨,再依次用0.1mol/L的硝酸、无水乙醇和超纯水清洗后吹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石墨烯量子点增强吡啶铱电致化学发光效应的亚砷酸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2所述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石墨粉加入到浓硫酸与硝酸体积比为3:1的混合酸溶液中,80℃水浴条件保持24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用超纯水稀释,再加入碳酸氢钠中和至pH为7.0,将获得的混合物浓缩,通过1000Da的半透膜渗析3天,将收集的产物干燥后分散至超纯水中制得石墨烯量子点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基于石墨烯量子点增强吡啶铱电致化学发光效应的亚砷酸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量子点溶液的浓度为0.4-0.6mg/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石墨烯量子点增强吡啶铱电致化学发光效应的亚砷酸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2所述吡啶铱的浓度为1.8-2.2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石墨烯量子点增强吡啶铱电致化学发光效应的亚砷酸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2所述磷酸缓冲液的浓度为80-110mM,pH为8.0,含80-110mM氯化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石墨烯量子点增强吡啶铱电致化学发光效应的亚砷酸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对亚砷酸根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100ppb,检测限为0.27pp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537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