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致化学发光效应的亚砷酸根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5373.4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25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梁汝萍;罗秋霞;邱建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48 | 分类号: | G01N27/48;G01N21/64;G01N21/76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石红丽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化学 发光 效应 酸根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量子点增强吡啶铱电致化学发光效应的亚砷酸根检测方法,属于电化学发光技术领域。石墨烯量子点可作为共反应剂增强吡啶铱的阴极电致化学发光信号,当亚砷酸根离子存在时,亚砷酸根离子通过砷‑氧键作用使得石墨烯量子点发生聚集,导致吡啶铱的阴极电致化学发光信号减弱,吡啶铱的阴极电致化学发光信号强度与亚砷酸根离子浓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据此构建了基于石墨烯量子点/吡啶铱电致化学发光新体系的传感方法,实现了对亚砷酸根的灵敏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致化学发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石墨烯量子点增强吡啶铱电致化学发光效应的亚砷酸根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重金属污染阻碍了全球经济以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砷(As)是一种极毒的类金属元素,是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最大的威胁之一。砷广泛存在于环境中,与As(V)相比,As(III)的毒性更大并很难从水中除去。全世界有数百万人接触到的饮用水中砷污染水平高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最高限值10ppb。长期接触砷会增加健康风险,导致皮肤变色和慢性消化不良,甚至引发皮肤、肺、膀胱和前列腺癌症(Mohan,D.;Pittman Jr.,C.U.,Arsenicremoval from water/wastewater using adsorbents-a criticalreview.J.Hazard.Mater.2007,142, 1-53)。现有检测As(III)的方法主要有电感耦合离子体质谱法(Jackson,B.;Liba, A.;Nelson,J.,Advantages of reaction cell ICP-MS ondoubly charged interferences for arsenic and selenium analysis infoods.J.Anal.Atomic Spectrom.2015,30(5), 1179-1183)、荧光光谱法(Chen,B.;Corns,W.T.;Stockwell,P.B.;Huang,J.H., Accurate fast screening for total andinorganic arsenic in rice grains using hydride generation atomic fluorescencespectrometry(HG-AFS).Anal.Methods 2014, 6(18),7554-7558)、电化学法(Rajkumar,M.;Chen,S.M.;Thiagarajan,S.,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of arsenic in variouswater samples.Int.J.Electrochem. Sci.2011,6,3164.)等。电致化学发光法(ECL)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背景信号低和成本低等特点,使得ECL方法在污染物分析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53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