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框架断路器全自动检测生产线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9436.3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8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权;粟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真兰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G01R31/12;G01R27/02;G01M13/00;G05B19/05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徐俊 |
地址: | 20179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框架 断路器 全自动 检测 生产线 | ||
1.一种框架断路器全自动检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生产线输送方向两侧布置的用于装配组装的工作台及大件零部件吊装区、自动综合检测单元、自动电流特性检测单元、自动耐压及回路电阻检测单元和包装工作区,所述自动综合检测单元、自动电流特性检测单元和自动耐压及回路电阻检测单元通过微电脑PLC控制系统进行控制;
所述自动综合检测单元用于对断路器进行机械磨合操作特性检测、自动电压综合特性检测、辅助触头检测、控制器辅助以及主回路通断检测;
所述自动电流特性检测单元用于对断路器进行短路短延时保护检测、瞬时保护检测、接地保护检测和脱扣报警触头检测;
所述自动耐压及回路电阻检测单元用于对断路器进行耐压检测和回路电阻检测;
各检测单元若检测合格,工装板自动向下道工序传输,若检测不合格,各检测单元自动记录并上传故障,同时停止检测然后需将出现故障的断路器运到相应工位检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断路器全自动检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综合检测单元、自动电流特性检测单元和自动耐压及回路电阻检测单元均包括扫码区和检测工位,检测工位设有接线排、异步电机、二次回路工装夹具和气缸,断路器经扫码区扫码后进入检测工位,接线排经异步电机进行自动调整,将断路器与二次回路工装夹具对准并与气缸压下连接进行检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框架断路器全自动检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磨合操作特性检测采用三台异步电机三维控制机械手臂进行前后上下左右移动对断路器的手动储能、合闸及分闸操作进行检测实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断路器全自动检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电压综合特性检测采用三路电源输出,直流0~300V可调、交流0~500V可调,实现自动对分励脱扣器、闭合电磁铁、欠电压脱扣器和电动机附件进行低电压、正常工作电压和高电压数次可靠校验检测并自动判定及显示检测特性是否合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断路器全自动检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综合检测单元包括两个独立的测试工位并独立工作,测试工位电压根据自动综合检测单元扫码区识别的产品信息进行单独设置,每个测试工位有一套独立的接线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断路器全自动检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电流特性检测单元采用电子式电流源,最小输出电流200A,延时最大输出电流10000A,瞬时最大输出电流10000A;采用双磁路高性能干式变压器,通过多触头互感器及高精度瞬时采集表组合进行检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断路器全自动检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电流特性检测单元根据扫码识别的产品信息与微电脑PLC控制系统进行通讯对智能控制脱扣器整定参数设置、附件工作电压调整及电流校准,然后依次对每相施加2In进行过载长延时保护检测且动作;施加90%*1.5In进行短路短延时保护检测且不动作和110%*1.5In短路短延时保护检测且动作;施加85%*1.5In进行瞬时保护检测且不动作和115%*1.5In瞬时保护检测且动作;施加80%In进行接地保护检测且不动作和100%In接地保护检测且动作。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框架断路器全自动检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耐压及回路电阻检测单元的检测工位包括耐压检测工位和回路电阻检测工位,每个工位有一套独立的接线排。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框架断路器全自动检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压检测首先自动根据扫码识别的产品信息进行附件工作电压确定,然后对进出线整体、每相进出线之间、相与相之间以及对地分别施加2000V进行耐压检测并自动判定及显示检测是否合格。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框架断路器全自动检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路电阻检测首先自动根据扫码识别的产品信息进行附件工作电压调整,然后在主回路加载200A直流电流,自动检测每相主回路的回路电阻并自动判定及显示检测是否合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真兰电气(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真兰电气(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943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