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电解烟气半干法脱硫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9691.8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5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琰;张立志;李永艳;殷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铝能清新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50 | 分类号: | B01D53/50;B01D53/80;B01D53/96;B01D4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电智臻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0 | 代理人: | 吴红飞 |
地址: | 102300 北京市门头沟区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 烟气 半干法 脱硫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电解烟气半干法脱硫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使铝电解烟气进入反应塔,在反应塔中与脱硫剂、工艺水混合后进行烟气脱硫,得到脱硫烟气,使脱硫烟气进入布袋除尘器进行除尘,得到循环灰和净化烟气;使循环灰依次经空气斜槽和循环灰输送风机直接进入反应塔进行循环脱硫;该方法不包括对循环灰进行活化的步骤。本公开的方法和系统利用铝电解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较低的特点,无需对进入反应塔中的循环灰进行活化,大幅简化了传统半干法脱硫工艺中的反应塔和循环灰输送设备;与传统半干法脱硫工艺相比,有效减少了设备数量和系统阻力,降低了铝电解烟气脱硫处理成本,从而降低能耗、减少系统故障点。本发明适用于烟气脱硫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气脱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电解烟气半干法脱硫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持续稳步增长,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也日趋严格,目前我国执行的超净排放标准中,SO2排放限值在35mg/Nm3以下,NOX排放限值50mg/Nm3以下,粉尘排放限值5mg/Nm3以下。在这种背景下,各家脱硫公司竞相开发新的脱硫工艺,但是目前已经商运的技术如湿法脱硫、干法脱硫、循环流化床脱硫、氨法脱硫等,都存在能耗高、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等问题。特别是在非电行业,如铝电解烟气,硫含量很低(通常在200mg/Nm3左右)的情况下,采用我们传统的烟气治理工艺明显会存在大量的能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铝电解烟气半干法脱硫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和系统能够解决铝电解烟气脱硫过程能耗高、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的问题,有效减少设备数量和系统阻力,降低铝电解烟气脱硫处理成本及系统能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铝电解烟气半干法脱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使铝电解烟气进入反应塔,在所述反应塔中与脱硫剂、工艺水混合后进行烟气脱硫,得到脱硫烟气,使所述脱硫烟气进入布袋除尘器进行除尘,得到循环灰和净化烟气;
使所述循环灰依次经空气斜槽和循环灰输送风机直接进入所述反应塔进行循环脱硫;将所述净化烟气分为两股,使第一股净化烟气分别经引风机和斜槽流化风机送至所述空气斜槽以流化所述空气斜槽中的循环灰,使第二股净化烟气经引风机送出系统;
所述方法不包括对所述循环灰进行活化的步骤。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铝电解烟气的温度为60-100℃,所述烟气脱硫的温度为60-100℃,所述脱硫剂、所述工艺水和所述铝电解烟气的重量比为1:(20-40):(3400-5600);
所述铝电解烟气中,O2浓度为18-20体积%,SO2浓度为300mg/Nm3以下;
所述送出系统的第二股净化烟气中,SO2浓度为35mg/Nm3以下,粉尘浓度为10mg/Nm3以下;
所述空气斜槽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循环灰,所述第一股净化烟气的含量为75-78重量份;所述第一股净化烟气与所述第二股净化烟气的体积比为1:(100-130)。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铝电解烟气半干法脱硫系统,所述系统由反应塔、布袋除尘器、空气斜槽、循环灰输送风机、引风机和斜槽流化风机组成;其中,
所述反应塔设有铝电解烟气入口、脱硫剂入口、工艺水入口和脱硫烟气出口,所述脱硫烟气出口与所述布袋除尘器的入口连通;
所述布袋除尘器设有循环灰出口和净化烟气出口,所述循环灰出口与所述空气斜槽的入口连通,所述净化烟气出口与所述引风机的入口连通;
所述空气斜槽设有第一循环灰出口和净化烟气入口,所述第一循环灰出口与所述循环灰输送风机入口连通,所述循环灰输送风机的出口与所述反应器的循环灰入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铝能清新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铝能清新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96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