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臂钻杆内钻杆的加厚模具及加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0105.1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0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广群;邢礼鑫;杨建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雷特斯钻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B21J5/08;B21K5/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大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8 | 代理人: | 张胜飞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臂 钻杆 加厚 模具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双臂钻杆内钻杆加厚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双臂钻杆内钻杆的加厚模具及加厚方法。它包括模具本体,该模具本体有上模和下模,上模的下表面和下模的上表面的相对位置处均有凹槽,上模的凹槽与下模的凹槽对接形成成型腔。所述成型腔的一端为夹紧模段。其特点是所述成型腔自靠近夹紧模段的一端到另一端依次分为小端加厚模和大端加厚模。加厚方法是先将原材料的一端放置到上述加厚模具中进行小端顶锻加厚,再将原材料的另一端放置到上述加厚模具中进行大端顶锻加厚即可。采用该加厚模具和加厚方法的成本较低,工作效率较高,消耗的原材料较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臂钻杆内钻杆加厚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双臂钻杆内钻杆的加厚模具及加厚方法。
背景技术
双臂钻杆由外钻杆、内钻杆、六方套、套管、弹簧圆柱销等组成。内钻杆是双臂钻杆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双臂钻杆内钻杆是由原材料通过加厚等步骤制得的。
目前,传统的双臂钻杆内钻杆的加厚模具分为大端加厚模和小端加厚模,大端加厚模和小端加厚模是完全独立的。加厚方法是,先利用小端加厚模具对原材料的一端进行加厚,然后拆除小端加厚模具,装上大端加厚模具,再对原材料的另一端进行加厚。传统的双臂钻杆内钻杆的加厚模具需要两副独立的模具,需要的模具较多,成本较高。而且,加厚过程中需要拆装模具,导致整个加厚过程需要的时间较长,工作效率较低。另外,传统的加厚模仅对原材料管料的一端进行加厚,而没有成型步骤,加厚后的半成品大端需要后续通过切屑才接近产品形状,消耗的原材料较多,后续切屑消耗的时间较长,进一步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臂钻杆内钻杆的加厚模具及加厚方法,采用该加厚模具和加厚方法的成本较低,工作效率较高,消耗的原材料较少。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双臂钻杆内钻杆的加厚模具包括模具本体,该模具本体有上模和下模,上模的下表面和下模的上表面的相对位置处均有凹槽,上模的凹槽与下模的凹槽对接形成成型腔。所述成型腔的一端为夹紧模段。其特点是所述成型腔自靠近夹紧模段的一端到另一端依次分为小端加厚模和大端加厚模。所述小端加厚模自靠近夹紧模段的一端到另一端依次分为小端成型过渡段、小端加厚段和小端压缩量段,小端加厚段的内径大于小端成型过渡段和小端压缩量段的内径,且小端加厚段与小端成型过渡段间、小端加厚段与小端压缩量段间均呈斜面过渡。所述大端加厚模自靠近小端压缩量段的一端到另一端依次分为大端加厚成型段、大端加厚段、大端压缩量段和定位段,大端加厚成型段的内径大于小端压缩量段和大端加厚段的内径,且大端加厚成型段与小端压缩量段、大端加厚成型段与大端加厚段间均呈斜面过渡。
其中,所述夹紧模段的内径小于小端成型过渡段的内径,小端成型过渡段的内径与小端压缩量段的内径相等,小端压缩量段的内径小于大端加厚段的内径,大端加厚段的内径与大端压缩量段的内径、定位段的内径均相等。
所述夹紧模段与小端成型过渡段间有夹紧成型过渡段,夹紧成型过渡段的内径大于小端成型过渡段的内径。
双臂钻杆内钻杆的加厚方法的特点是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加厚前的准备
根据待制备的双臂钻杆内钻杆坯料的尺寸、计算并选取相应尺寸的管料作为原材料;同时,选取上述的双臂钻杆内钻杆的加厚模具,使该加厚模具的成型腔尺寸与待制备的双臂钻杆内钻杆坯料的尺寸一致;
第二步,小端加厚
首先,将管料的一端加热到1200~1250℃;
接着,分开加厚模具的上模和下模,将原材料从加厚模具夹紧模段处放置到上模与下模间,使原材料的一端位于加厚模具的小端压缩量段与大端加厚成型段的斜面过渡区;
然后,将加厚模具的上模和下模合模,加厚模具的夹紧模段对原材料进行夹紧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雷特斯钻具有限公司,未经江阴雷特斯钻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01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