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03-38}面碳化硅外延及其生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0247.8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33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左万胜;钮应喜;单卫平;朱明兰;胡新星;仇成功;袁松;张晓洪;史田超;史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长飞先进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29/36 | 分类号: | C30B29/36;H01L21/0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尹婷婷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03 38 碳化硅 外延 及其 生长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03‑38}面碳化硅外延及其生长方法,通过使用双(三甲基硅基)甲烷作为Si源和C源,降低生长温度从而降低Z1/2中心;该生长方法制备的{03‑38}面碳化硅外延的结构为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正轴{03‑38}面SiC衬底、4H‑SiC缓冲层、4H‑SiC漂移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03-38}面碳化硅外延及其生长方法。
背景技术
以SiC材料为代表的第三代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具有宽带隙、高临界击穿电场、高热导率、高载流子饱和漂移等特点,特别适合制作高温、高压、高频、大功率、抗辐照等半导体器件。
SiC具有多个晶面,不同晶面有着不同的特性,在{0001}晶面上,沿c轴0001指向的,该晶面被称为Si晶面,而在{000-1}晶面上,沿c轴000-1指向的,该晶面被称为C晶面。除了Si和C晶面外,垂直{0001}晶面的{11-20}晶面被称为A晶面,另外一个垂直{0001}晶面的{1-100}晶面被称为M晶面。还有一个典型的非基矢面{03-38}晶面,是从{0001}向{01-10}倾斜54.7度得到的。
基于4H-SiC Si晶面外延通过竞位原理可实现低的背景掺杂,目前受到广泛应用。硅面SiC材料在制备MOSFET器件时,受到氧化速度慢及沟道电阻高的性能的制约,因此,其他晶面的研究开始了引起关注。
{03-38}面的界面态密度比Si面低4~8倍,因此,在{03-38}面生长的外延层制成的MOSFET器件具有低的沟道电阻,同时{03-38}管面生长窗口宽,C/Si可以在0.6~5范围内表面都较好,而且表面free SF和微管等优点,但该面Z1/2中心却明显高于标准晶面,Z1/2中心直接决定载流子的寿命,这将严重制约{03-38}外延层在双极性器件上的应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03-38}面碳化硅外延及其生长方法,通过使用双(三甲基硅基)甲烷作为Si源和C源,降低生长温度从而降低Z1/2中心,提高载流子寿命,由于Si-C键长(188pm)比Si-H(147pm)长、Si-C键能(292 KJ/mol)比Si-H键能(313KJ/mol)低,生长温度较现在TCS体系或SiH4体系低200~300℃,可显著降低Z1/2中心,提高载流子寿命。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03-38}面碳化硅外延生长方法,所述生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正轴{03-38}面SiC衬底进行原位刻蚀;
(2)通入H2、双(三甲基硅基)甲烷、N型掺杂剂和HCl,于1350~1550℃温度和50~500mbar压力下生长4H-SiC缓冲层;
(3)通入H2、双(三甲基硅基)甲烷、N型掺杂剂和HCl,于1350~1550℃温度和50~500mbar压力下在4H-SiC缓冲层上生长4H-SiC漂移层。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4H-SiC缓冲层的厚度为0.1~0.2μm;
步骤(2)中,所述4H-SiC缓冲层的掺杂浓度为1×1017~9×1018cm-3。
所述步骤(2)和步骤(3)中,所述N型掺杂剂为N2。
步骤(2)中,所述H2、双(三甲基硅基)甲烷、N型掺杂剂、HCl的流量分别为200~1000slm、100~300sccm和50~100sccm。
步骤(3)中,所述4H-SiC漂移层的厚度为5~2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长飞先进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长飞先进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02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