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辐射送风复合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2542.7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0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蔡珊瑜;高文佳;方宏;黎文峰;任悦;马小磊;汤晟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7/04;F24F1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杨宏泰 |
地址: | 20009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辐射 送风 复合 结构 | ||
1.一种辐射送风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元体(2)以及复合设置于单元体(2)上的射流送风末端(1)和辐射末端(3),所述的射流送风末端(1)设置于单元体(2)的上部,并与全空气送风系统连接,所述的辐射末端(3)设置于单元体(2)的下部,并通过供水管(5)和回水管(6)与辐射系统连接,所述的单元体(2)安装于建筑楼板上,且安装高度覆盖人员活动范围;
所述的全空气送风系统通过射流送风末端(1)承担建筑空间内的潜热负荷和部分显热负荷;所述的辐射末端(3)通过辐射换热方式承担建筑空间内的局部显热负荷;该辐射送风复合结构通过射流送风末端(1)的射流送风,将建筑空间划分为射流送风末端(1)上部的非空调区域以及射流送风末端(1)下部的空调区域,实现分层空调的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辐射送风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元体(2)包括相互连接的送风单元体(21)和辐射单元体(22),所述的送风单元体(21)设置于辐射单元体(22)的上方,且送风单元体(21)和辐射单元体(22)内部分别开设相互连通的空腔(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辐射送风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风单元体(21)和辐射单元体(22)均为圆柱体,且送风单元体(21)的直径大于辐射单元体(22),高度小于辐射单元体(22),所述的送风单元体(21)和辐射单元体(22)通过母线为圆弧的倒伞状圆台过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辐射送风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射流送风末端(1)设置于送风单元体(21)内,所述的辐射末端(3)设置于辐射单元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辐射送风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射流送风末端(1)包括末端风口(11)、送风支管(12)、短管(13)和送风主管(14),所述的送风主管(14)设置于空腔(23)内,其一端与全空气送风系统连接,另一端与送风支管(12)连通,所述的送风支管(12)、短管(13)和末端风口(11)依次连接,形成送风支路,所述的送风支路设置多个,呈辐射状设置于送风主管(14)侧面,所述的送风单元体(21)内开设多个与送风支路位置配合且与空腔(23)连通的通孔,所述的送风支管(12)、短管(13)和末端风口(11)设置于该通孔中,朝不同方向进行送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辐射送风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末端风口(11)具有远距离送风功能和电动调节功能,其形式为条型喷口、球型喷口、线性温控型扩散风口或鼓型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辐射送风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风支管(12)的入口处设置调节阀,用于控制各末端风口(11)的送风量。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辐射送风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辐射末端(3)包括辐射板(31)、保温层(32)和换热水管(33),所述的换热水管(33)设置于辐射板(31)内,且两端分别与供水管(5)和回水管(6)连接,所述的辐射板(31)套设于辐射单元体(22)的下部,所述的保温层(32)设置于辐射板(31)和辐射单元体(22)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辐射送风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辐射板(31)由多块辐射子板连接而成,多块辐射子板通过换热水管(33),采用先串联后并联的方式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种辐射送风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辐射送风复合结构还包括安装于供水管(5)和回水管(6)上的自控模块(4),所述的自控模块(4)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控制器、控制阀和监控面板,用于根据设定温度判断控制调节供水管(5)和回水管(6)的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254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