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硅铝合金材料熔化压铸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3803.7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7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巫锐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跃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03 | 分类号: | C22C1/03;C22C1/06;C22F1/04;B22D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猎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68 | 代理人: | 尹晓强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材料 熔化 压铸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硅铝合金材料熔化压铸工艺,属于铝合金材料技术领域,包括变质处理、精炼处理、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通过在熔体中添加变质剂进行变质处理,所述变质剂具有如下的质量组分组成:六偏磷酸钠4.0‑5.0%,锶3.0‑3.5%,铒0.1‑0.5%,锂0.1‑0.25%,余量为铝,所述变质剂的添加量为熔体质量的0.5‑0.6%;本发明以六偏磷酸钠为磷源,其中,磷可与铝发生反应,形成大量弥散分布的AlP形核质点,促进共晶硅粒的细化,锶、铒和锂则可以通过吸附固溶在硅相原子上,改变硅相的共生生长方式,细化硅晶粒,使其均匀分布在铝基体中,同时抑制硅相生长,使压铸件力学性能明显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硅铝合金材料熔化压铸工艺。
背景技术
高硅铝合金是一种以铝、硅为主成分的铸造合金,一般含硅11%,同时含少量铜铁镍等以提高强度;高硅铝合金具有流动性好,无热裂倾向,线收缩小的特点,同时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和较好的铸造性能,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等领域;高硅铝合金的主要用途有:1、在含硅量超过Al-Si共晶点(硅11.7%)的铝硅合金中,硅的颗粒可明显提高合金的耐磨性,组成一类用途很广的耐磨合金。2、用于制造低中强度的形状复杂的铸件,如盖板、电机壳、托架等,也用作钎焊焊料。3、铝硅合金是一种强复合脱氧剂,在炼钢过程中代替纯铝可提高脱氧剂利用率,并可净化钢液,提高钢材质量。用铝脱氧的钢锭,一般称为镇定钢,由于铝脱氧后会被氧化成氧化铝,氧化铝可以细化奥氏体晶粒,所以铝脱氧的钢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一般来说,随着合金中硅含量的上升,合金的耐磨性和铸造性能也会进一步提升。但未经变质处理的铸态高硅铝合金中,初生硅和共晶硅相以粗大的块状及片针状分布在铝基体中,在受力过程中非常容易在这些部位引起应力集中,导致合金的强度、塑性显著降低,影响材料的加工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硅铝合金材料熔化压铸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硅铝合金材料熔化压铸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择工业纯铝锭和中间合金作为合金原料,按比称取各原料,将称量好的原料放入预热炉中加热以完全去除水分;
S2、先将所述纯铝锭加入到熔炼炉中加热至750-780℃,搅拌使原料完全熔化,再加入预热好的中间合金,继续升温至780-800℃,搅拌使原料完全熔化,加入熔体质量1%的覆盖剂,加入熔体质量0.5-0.6%的变质剂,加入熔体质量0.1-0.2%的细化剂,充分熔化后得到合金熔体;其中,所述变质剂具有如下的质量组分组成:六偏磷酸钠4.0-5.0%,锶3.0-3.5%,铒0.1-0.5%,锂0.1-0.25%,余量为铝;
S3、将所述合金熔体的温度调整至750-780℃,加入精炼剂对所述合金熔体进行精炼除气,扒除漂浮在熔体表面的氧化杂质,再次精炼20-30min后保温静置20-30min,得到精炼合金熔体;
S4、将所述精炼合金熔体的温度冷却至700℃,压铸成型,将压铸件加热后淬水进行固溶处理,再进行时效处理。
优选的,所述覆盖剂为氯化钠和氯化钾的混合物,其中,氯化钠和氯化钾的质量比为1:1。
优选的,所述变质剂中的锶、铒和锂以单质形式加入或以与铝形成中间合金的形式加入。
优选的,所述细化剂为Al-5Ti-B中间合金。
优选的,所述精炼剂为六氯乙烷、氩气、氯气、氟利昂中的一种或两种,精炼温度为750-800℃。
优选的,所述压铸成型具体是将模具型腔预热至200~230℃,再以所述精炼合金熔体进行充型,开始的充型流速为0.25-0.30m/s,充型率超过60%后,充型流速为1.7-2.0m/s,铸造压力70MPa,保压时间为100~110s,卸压脱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跃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跃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38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